显扬二卷十八页云:三、正念迹。谓能持三摩地蕴法义故名迹。未生者、令生;已生者、令增广。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乃对比丘尼之尊称。我国此例甚多。然非“尼大师”三字并称,而系以“大师”之号尊称某一尼师。如嘉泰普灯录中载有:...【末那所缘】 心识生起,必具四缘,即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而所缘缘,即心识所缘之境。第七末那识所...(杂语)圣中之极。谓佛也。金鞞论曰: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盂兰盆经疏新记上曰:...末那,为梵语 manas 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为恒执...(术语)三界之见惑。非理之执见缚人而使不得自在,故云缚。二缚,又四缚之一。行事钞下四曰:大宝积经云:出家有二...【阿赖耶识行相所缘皆不可知】 p0784 成唯识论二卷二十一页云:不可知者:谓此行相、极微细故;难可了知。或此...子题:三恶道因、三善道因、世间因果、三乘因、出世因果 资持记·释钞序:“十不善业, 三恶道因 ;十善五戒, 三善...一佛所教化的国土。刹就是国土的意思,通常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称为一刹。...(杂语)Vana,又云饭那,嚩泥。译曰林。名义集二曰:婆那,正言饭那,此云林。梵语杂名曰:林,嚩泥。...【五种反报利益】 p0275 显扬八卷六页云:报恩者:谓菩萨摩诃萨、于有恩有情所,起于五种反报利益。何等为五?一、...空相者,谓若于是处此非有,由此理正观为空,若于是处余是有,由此理如实知有,是名善入空性,如实知者不颠倒义。问...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有一天,阿那邠邸长者前往佛陀住处,顶礼佛足后,恭敬地坐在一旁。佛陀问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是庸医了,医病增病,越医越病即非是医师而是病师。宗教师只应人所求,应人所问已经是庸师...
夫善恶感应,捷如影响,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故圣人不言因果,但言为善降之百祥,为不善降之百殃,是以安命定志为诫...
南北朝后魏时代,台山灵鹫寺,每到春天三月,依例举行无遮斋会,不论出家、俗家、也不分善男或信女、老的或少的、有...
简略地介绍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这三句口诀,就是在《六祖坛经》里讲到的: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
我们平时散乱、修行不够精进,是因为没有修好寿命无常的缘故。正如佛陀所说:一切足迹中,象印为第一;一切思惟中,...
问: 一边念佛,还有杀蚊子,还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这个关系你不要把它作为一种对峙的关系,一边念佛是你有...
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
正念迹
【法相辞典】
【正念迹】 p0502
上篇:正精进 | 下篇:正等持 |
【流转生死由五种相】 p0915 瑜伽八十六卷十三页云:又于生死、由五种相,一切愚夫、流转不息。一、由爱因故。...
尼大师
末那所缘
极圣
末那识
见缚
阿赖耶识行相所缘皆不可知
世出世间因果
一刹
婆那
五种反报利益
空相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供养贤圣获福广
庸医治偻

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

持心如大地

六祖禅法之三句口诀

平时散乱不精进,只因没修无常观

一边念佛还杀蚊子,可以往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