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二卷十五页云:八、正等持。谓于修道中,乃至思惟诸谛故;又依三道,于所修中,正念摄故;心住安住近住等住不乱不散正摄持奢摩他心住一境性。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译曰灭罪。见陀罗尼集经一。梵Karṣaṇiya。...【识住差别】 p1434 瑜伽五十四卷一页云:云何住差别?谓四识住。如经言:有四依取、以为所缘,令识安住。谓识随色...【漏随顺】 p1284 杂集论三卷八页云:漏随顺者:谓顺决择分,虽为烦恼粗重所随;然得建立为无漏性。以背一切有、顺...南北朝之学僧。甘肃凉州武威人。少壮即通达老庄之学,巧解经律,尤好论议。刘宋武帝大明(457~464)末年,渡江至多...【末那识】 梵语 manas,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所立‘八识心王’的第七种。《大乘广五蕴论》载曰:‘最胜意者...西域乌场国沙门。又作僧摩罗。聪慧利根,精通佛法。于北魏嘉平年间(249~253)到中国,未久,即通晓魏语、隶书。凡...(一)五种感官。指视觉器、听觉器、嗅觉器、味觉器、触觉器,即佛教所说之五根(眼、耳、鼻、舌、身),后转为一般用...(术语)六种性位之一。究竟妙觉之位也。...梵语 pacaūrdhvabhāgīya-sajyojanāni。指顺益上分界之五种结惑。全称五顺上分结。略称五上结、五上。结,系缚、...(术语)四人已上之比丘,居同一结界内,行羯磨之作法者。大乘义章七曰:羯磨僧出家之中具戒比丘四人已上,不简凡圣...(术语)五浊之一。至末世,众生之邪见盛起。而浊乱世间,如有见无见乃至六十二见等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问: 请问师父,在修止观的时候,如果观身不净是否打断了我所有念佛的功德?又者,观身不净它是一种对欲望的强制压...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楚,对方才能得到利益。 人临终时,各人神识不一。平日所为,...
一日,阿难尊者告诉舍利弗尊者,说自己曾见过文殊师利显现神通变化。阿难尊者说道:昔日,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的给孤...《佛说不淫戒经》白话译文: 何谓不淫戒呢?守持不淫欲的戒律,可以获得五种功德,这是三世诸佛所称赞的。不淫欲的...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当我们说一件事情是好是坏时,总是相对于我们的判断标准。我们若说它有好处,那是因为它能解决一些问题。吃素念佛可...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无论我们付出多少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那么从现在开始,哪...
据《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这样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有一个富家媳妇,因为经常被婆婆责骂,便赌...
正等持
【法相辞典】
【正等持】 p0502
上篇:正念迹 | 下篇:正行者 |
悉昙字 (dh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驮、陀、拖、达、昙、弹。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大一八·...
迦梨沙舍尼
识住差别
漏随顺
弘充
末那识
昙摩罗
五官
极圣位
五上分结
羯磨僧
见浊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李炳南老居士《助念之意义与规矩》

文殊师利菩萨降伏魔王波旬
不淫戒的功德与淫欲的过失
不要忽略了自己的优点
吃素念佛能解决什么问题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