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二卷十页云:若诸有学,未能速疾安住于舍。有余烦恼,熏彼相续,成杂染故。又于一切三转境中,憎恶所起诸烦恼故;现行烦恼所逼迫时,则能方便住厌逆想,及过患想。如是修行,能令修根速得圆满。是故说彼名正行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无不通达一切诸法之事理。乃华严经所说十通之第九通。谓菩萨了知诸法真实义,远离有、无二边之见,不舍本愿,恒摄...(人名)Kabari,外道名。译曰结鬘。入正理论疏中曰:迦婆离,此云结鬘。穿人髑髅,以为鬘饰。人有诮者,遂立量言:...亦名:静处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若闲静处,即村外静地也。”(含注戒本卷上·六·四)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全一卷。唐代之作品,撰者不详。又称师资血脉传、定是非摧邪显正破坏一切心传、最上乘顿悟法门。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加行】 是加功用行的意思。乃针对正行的预备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载,接近见道的四善根之位,特称加行,然...【歌大】 秦言众。大品歌字门,入诸法聚不可得。论曰:即知一切五众不可得。华严唱娑(同前)迦字,名广大藏无...忏悔分事、理二种。“理忏”为“事忏”之对称。又作观察实相忏悔。即过去、现在所作之一切罪业皆由心起,故若了知自...【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 p0990 大毗婆沙论五十二卷十四页云:何故名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耶?答:系在欲故,...(杂语)至极之说法。教行信证一曰:一乘究竟之极说。...(植物)木名。译曰香花。翻梵语九曰:竭摩罗,应云犍陀摩,译曰香花。增一阿含第二十九。...(术语)三颠倒之一。眼识见外境,颠倒虚幻而为实有,以生种种之迷惑也。见宗镜录四十二。...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从禅的立场来解释,生命是时间加上空间的活动,在时间的过程之中移动,在空间的范围之内变化,时间加空间,觉得有个...
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 一个人只...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若立若跪,十声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竟,发愿云:...问: 什么叫福德?什么叫功德? 慧律法师答: 从粗浅的事相角度来讲:一个人经济很好,也很肯布施,就说这个人很有...
业有三块,我们看这个附表。 我们先看左上角有一个业,业就是身口意的造作。这个活动一造作时,它能够熏习第八识(...古时,深山的一座寺院里,有位明惠法师,品德与道业都非常卓越。 他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三、四岁时,母亲也往...
详夫春回大地,百卉各遂其生成。风起长空,万籁咸为之鸣啸。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佛陀的弟子阿那律陀,他在过去生未修行前,曾是一位贫穷的农夫。当时天下饥荒,农作物无法生长,有一位辟支佛在这个...
正行者
【法相辞典】
【正行者】 p0502
上篇:正等持 | 下篇:正尽苦 |
指不择行、住、坐、卧等四威仪,昼夜不断之念佛。为“别时念佛”之对称。[净土宗要集卷二、往生要集卷中末](参阅...
一切法通
迦婆离
闲静处
历代法宝记
加行
歌大
理忏事忏
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
极说
羯磨罗
见颠倒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圣严法师《珍惜因缘》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仍可悔改
善导大师--临睡观念佛法
什么是真正的福德功德

业力是如何形成果报的
身体力行的明惠法师

四世同堂皆由多生培植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