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修法)设五处坛场而祈念佛眼尊所变之金轮佛顶尊法也。金轮佛顶,有大日所变、释迦所变、佛眼所变之三种。佛眼所变...【异熟已熟业及异熟未熟业】 p1118 瑜伽九十卷二页云:异熟已熟业者:谓已与果业。异熟未熟业者:与此相违。...谓下品贪瞋癡缠。名耽嗜。即此中品。名遍耽嗜。复次中品贪瞋癡缠。名耽嗜。即此上品。名遍耽嗜。...乃僧侣以外之在家人,如族亲、檀越等,为佛教所从事之种种善行,如供给僧尼衣食以助其安稳修行,或尽力援护佛法之弘...谓以随顺风向而吹火之便易,比喻教导学人时,应察其根机之所向而用相应之方法。碧岩录第二十六则(大四八·一六七中...(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说常不轻菩萨之因缘,故名。...即讲说经典之义理。其后转指讲说俗谣。我国自唐代以后,盛行将佛教教说或因缘谭等,以平易之文字配以音曲,而成为“...全称魏书释老志。北齐魏收着。载于魏书卷一一四。为我国释道史志之滥觞。全志分佛、道二部分,佛教占极大篇幅。佛教...阿那含的简称,为小乘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即不再来欲界的意思。...(物名)禅林之语。入书札之手箱也。...全一卷。印度提婆菩萨造,后魏菩提流支译。又作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破外道小乘涅槃论、破外道涅槃论...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昔时,释迦牟尼佛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众,游化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众比丘聚会共相议论:暴志比丘...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尚未出仕前,于辛巳年秋天,染患重病,医生误投药剂,生命陷于...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方。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两...问: 做梦会被梦境所转,这种情况怎样克服?就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这句话,还想请师父开示一下? 仁清法师答: ...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有三部我们要加以注意。第一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第...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根据丛林清规和各个丛林的生活实际编制了许多语言通俗、寓意深远的佛教警策格言...
问:《普门品》中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何为其然也?周安士《欲海回狂》 《观世...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幅著名的楹联,语出清末名将左宗棠,最先撰录于...
歌大
【翻译名义集】
【歌大】秦言众。大品歌字门,入诸法聚不可得。论曰:即知一切五众不可得。华严唱娑(同前)迦字,名广大藏无碍辩光明轮遍照。疏云:即积聚蕴性。
上篇:拏 | 下篇:醝 |
(术语)恶业之凡夫,临终时由十声之念佛,而往生于极乐世界也。即观无量寿经所说下品下生者之往生。...
佛眼金轮五坛法
异熟已熟业及异熟未熟业
耽嗜遍耽嗜
外护
因风吹火
常不轻菩萨品
说经
释老志
那含
文夹
外道小乘涅槃论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鳖谋猴肝失挚友

买物放生,病体痊愈
走不回去的小和尚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何含义

《阿弥陀经》的三部重要注疏

九则佛门中常见的警策格言

念观音菩萨圣号为何便能离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