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颠倒之一。眼识见外境,颠倒虚幻而为实有,以生种种之迷惑也。见宗镜录四十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相当于信仰一词之梵语有 ?raddhā, prasāda, adhimukti, bhakti 等,译作信心、正信、净...【行支】 十二因缘的第二支。行是心识中思心所的作用,《俱舍论》曰:‘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所...(名数)有二种:(一)顺流十心,一、无明昏暗。谓诸众生从无始以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为烦恼所醉,于一切法妄...(术语)菩萨既终三大阿僧祇劫之行,尚修百大劫间可感三十二相妙果之福业。其百大劫之间谓之住定。住定者,居住于六...【受取蕴】 p0726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三页云:问:受取蕴云何?答:若受、有漏有取;彼受在过去未来现在,或起...略称百八。为佛教常用之法数。通常为烦恼数之代称,如百八烦恼、百八结业、一百八喻。此外,又如百八尊功德、一百八...(术语)三学之一。定学也。定学有增上之力,故谓之增上心学。又为增进心之学,故曰增上心学。...【诸行还灭胜利相】 p1355 瑜伽八十五卷十七页云:若于现在,已调已伏,不同分死;又于未来,不取众苦;解脱一切烦...【顺现法受业】 p1108 瑜伽九卷八页云:顺现法受业者:谓能感现法果业。 二解 瑜伽九十卷三页云:顺现法受业者:谓...(菩萨)胎藏界苏悉地院八尊之一。密号持明金刚。...行事钞·通辨羯磨篇:“别举羯磨,明其成坏。法不孤起,终须四缘。随义明非,不过七种。先就但心念法以解七非;乃至...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积极这两个字,我们通常都会把它和乐观、开朗、进取连在一起。既然积极是这么正面的,如果我说太积极也不好,可能会...
释迦牟尼佛到底是怎么成佛的,这也是众生根性不一,他看到的也不同。对上座部的比丘来看,或者根性来看,就认为释迦...
我们必须用心力来引导业力。因为我们无始劫造了很多业力,所以人跟人之间是非常复杂。我们人跟人之间有无量无边的善...
中品中生,首先辨定其位格,是小乘下善凡夫人。小乘根性下善凡夫人,他所接受的行法,跟中品上生相比,又降劣了一步...
说戒酒不容易,其实是没下决心而已。我可以告诉大家戒酒的亲身经验:以前我爱喝酒,若论酒量不大也不小,一两瓶高梁...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3、看见别人失去利益,起怜悯心。 4、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心里...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 君子不自大其事, 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彰人之善而...
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
见颠倒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见浊 | 下篇:成自然觉 |
亦名:耶舍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须提那者,多云聚落主名也,此云求得。其子耶舍,此翻为明。如僧祇释,持信出家...
信仰
行支
十心
住定菩萨
受取蕴
一百八
增上心学
诸行还灭胜利相
顺现法受业
金刚明王菩萨
羯磨七非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工作要赶,而不要急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佛成佛的吗

人生没有对错,还债而已,不要堕入对立

把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戒酒不难,有没有下决心而已
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

谦恭价值观箴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