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二种于诸念住无有失坏】 p0045 显扬十九卷十九页云:又有二种于诸念住无有失坏。一、初无失坏。谓不散乱。由...又作小乘修多罗、声闻契经。属小乘之经典,即宣说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义理之经典。乃“大乘经典”之对称。如北...(术语)迷之境界,即三界六道也。西域记序曰:廓群疑于性海,启妙觉于迷津。明神宗续入藏经序曰:假筏迷津,施航觉...生,义即次第出生因、行、证、入四转功德。众生证果之过程,共有十六个生起次第;亦即以十六菩萨之位次表示真言行者...亦名:二受通余人、手受口受一人受已通余人、手受通余人、口受通余人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二受通塞。手受防盗,...(人名)字法藏。俗姓杜氏。云中人。唐末时人也。住五台山金河寺。着显密圆通成佛心要,一卷。其门人序之云:博学则...全一卷。又作婆罗门子命终爱念经、爱念不离经。东汉安世高译于建和二年至建宁三年(148~170)。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杂语)僧侣自称之代名词乃谦逊之语。【又】山野之僧也。...【十种现观】 p0110 集论八卷一页云:云何建立现观?略有十种。谓法现观,义现观,真现观,后现观,宝现观,不行现...【无间地狱】 p1060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卷十八页云:问:如说能取无间地狱果,何故名无间地狱耶?答:此假立名,假...常啼,梵名 Sadāprarudita。音译萨陀波伦菩萨。又作普慈菩萨、常悲菩萨。乃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所说之菩萨。此菩萨...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龙藏本)...僧伽吒经...问: 弟子不精进,业障很重。 梦参老和尚答: 你自己不精进,想求入佛门,进不去的。我能给你精进吗?我让你一天跟...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乱,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蕅益大师用天台的教理作了诠释,...
很多道友说我念经的时候妄想很多。你若是念念经不知道到哪儿去了,有时不修行、不打坐、不坐禅、不思议修,好像还满...
接手书,知宿根甚深,现行颇纯,故有种种胜境相现。然今人多半是要体面,凭空造楼阁,有一分半分,便说有百千万分,...
如果一个人修学菩萨道,这个必须要知道:不要着相,要具足三轮体空的智慧去行布施,这样所得到的是无漏的福德。我们...
我当年在云居山,山底下有位姓徐的,五十几岁,他就租云居山上的田种。五七年五月,到山上来找性福和尚,要三根竹子...
人生的优雅并非训练或装扮出来的,而是百千阅历后的坦然,饱受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是把尘事看轻些,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居室空气清新,可是由于一些原因,室内总会出现一些异味。若不消除,既影响居室空气...
五论师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一阿湿缚窭沙论师梵语阿湿缚窭沙。华言马鸣。摩诃衍论云。过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轮陀。有千白鸟皆悉好声。若鸟出声。大王增德。若不出声。大王损德。如是诸鸟。若见白马。则出其声。若不见时。常不出声。尔时大王。遍求白马。终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众。能令此鸟鸣者。都破佛教。若佛弟了。能令此鸟鸣者。都破外道。尔时菩萨。用神通力。现千白马。令千鸟皆鸣。绍隆正法。令不断绝。是故世尊。字此菩萨。名曰马鸣。又本传云。此师说法时。能感群马悲鸣。故
上篇:五分法身 | 下篇:五种法师 |
(术语)万有总由阿赖耶识所变出之意。...
二种于诸念住无有失坏
小乘经典
迷津
十六生
四药二受通余人
道殿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山僧
十种现观
无间地狱
常啼菩萨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不精进,业障很重该怎么办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念经时的妄想和昏沉,该如何去对治

魔境与胜境之分别

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会被福报所害

绍云老和尚:云居山的护法神太厉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