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又作婆罗门子命终爱念经、爱念不离经。东汉安世高译于建和二年至建宁三年(148~170)。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中阿含第二一六品爱生经、巴利本中部第八十七经 Piyajātika Sutta、增一阿含第十三品第三经、生经第十五品子命过经等为同类本。内容叙述佛陀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一梵志因丧子而悲痛忆念不已,佛陀乃为之说若生爱念,则受忧悲苦恼不乐之苦。波斯匿王闻得此语即遣婆罗门那梨鸯伽前往请示于佛陀,佛陀乃广为之解说,波斯匿王即信受归依为优婆塞。[历代三宝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一] p446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于天台宗,谓天台四教之通教三乘人,不待析破色、心诸法,而直接体达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无生,断尽烦恼,而入于真...梵语 catvāro bhavāh。有情众生之轮回转生,一般可分为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四期。即:(一)死有(梵 marana-bh...(地名)亦云鹤林。如来出世,说法利生,化缘事讫,于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入涅槃,双树皆悉变白,犹如鹤色,故名...亦名:教他杀、教杀 子题:遣使杀、往来使杀、重使杀、展转使杀、求男子杀、求持刀人杀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教...谓众生本具之佛性(本源),清澈澄净犹如明亮清晰之大圆镜,而了无染污。此系圆觉经之语,乃极言本性之清净无著。 ...(术语)同于系念。玄应音义三曰:古文系继二形,今作系同,古帝反。说文:系,结束,亦连缀不绝也。...南齐时代之道士。吴兴郡(浙江吴兴)人。文宣王萧子良曾召其礼佛,拒而不赴。著有正一论,旨在倡导佛、道二教之一致...梵语 pratilambha。“得”之一种。为“不获”之对称。谓得未曾得者,或得曾得而已失者。此系俱舍论卷四、阿毗达磨顺...(譬喻)台依华严经所立,喻显彼宗所立之五时教者。一、高山,日出先照高山,以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经,化顿大之...梵语 vātāyanacchidra-rajas。又作向游尘、日光尘。即浮游于日光之中,肉眼仅得辨认之尘。据俱舍论卷十二载,其最...1、梵语涅槃,华译为灭,因涅槃之体,无为寂灭,故名。 2、指四谛中的灭谛。 3、即戒行,因戒行能灭除诸恶...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
麻谷宝彻随侍马祖道一,问说:如何是大涅槃?马祖答:急。麻谷问:急个什么?马祖说:看水。 此时的马祖和麻谷,师...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修学药师法门 我曾给我的《药师经》讲座起了一个题目,叫幸福健康的佛法。《药师经》的核心,第...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大安法师答: 好,这个佛法的道理、法义,我们一定要圆融的去...
有一位修行者与当时一位禅师修行的法门不同,他看到禅师得到社会大众的敬仰,甚至在说法时也完全以社会的形态来教育...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1、不嗔。如果想要长得端正美丽,以后就别发脾气了。脸上常带欢喜,你才会有端庄美丽...
原文: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何以高门每出饿殍(piǎo)乎。世之最有力能得好地好...佛法与世法,本来分不开的。人世间事事物物,随拈一法,无不是佛法。我佛所说法门虽有八万四千之多,而归纳起来,不...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婆罗门 | 下篇:婆罗门仙 |
(术语)为一大事之因缘。文句四上曰:众生有此机,感佛名因,佛乘机而应,故名为缘,是为出世本意。...
体法
四有
鹤树
大杀戒教他杀
本源清净大圆镜
系念
孟景翼
获
三照
隙游尘
灭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要得大涅槃,反而不能急

药师法门的意义及修持仪轨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不服气的修行者

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