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指小乘戒为偏渐,而非如大乘戒之圆顿。盖小乘之戒,功德不圆满,故为偏;非顿成佛之法,故为渐。(参阅“小乘戒”9...(菩萨)Maitreya,旧称之弥勒也。瑜伽论记五曰:梵音迷底履,此云慈氏。即族性,名字阿氏多(Ajita),此云无胜。...真言宗用以解释梵字真言等诸字门之意义的十六种方法。即:(一)遮情,遮凡夫之迷情,觉法性之无相,不住一法,不着一...子题:手受通四药、口受除时药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受通四药不? 手受通四药 ,为防盗相故。 口受 局三, 除其时...(植物)菩提树也。此树下有成佛之金刚座,故谓为道场树。无量寿经上记极乐世界之菩提树曰: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梵语 brāhmana。又作婆啰贺磨拏、婆罗欱末拏、没啰憾摩。意译净行、梵行、梵志、承习。印度四姓中,最上位之僧侣、...(譬喻)以山譬笔之多也。华严经曰:假令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于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乃至一义中一句不...【十种清净】 p0110 显扬六卷九页云:依清净者,谓十种清净。说清净有五。一、善说者说故。二、显了文句说故。三、...【无明差别】 p1058 此或立十九种,或立七种,或立五种,或立六种。如瑜伽九卷十六页至十九页广说。...(1916~)福建晋江人,俗姓洪。法名禅即,以号行世。年十一,礼泉州崇福寺元镇法师出家。民国二十年(1931)受具足...【无种性】 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种性,为唯识所立的众生之五种种性之一。无种性者虽无三乘无漏种子,然具...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问: 明心见性的方法。 梦参老和尚答: 明心见性方法都是什么?这些天有很多道友都在听楞严经。楞严经是佛在说了般...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不真实的事情。譬如一件衣服说是名牌,结果是假的,这个我觉得还好、伤害不大,最可...
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两个都是修习善法。 我们这样子讲好了,布施本身他心中是没有愿望的,他可以说是随心所至。...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能够看破世间虚妄不实的种种法,不随着利、衰、毁、誉、称、讥...
在整个修行当中,必须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修行的话,你的想法不能从感受而来,因为感受所带动的想像,往...
有禅的大智慧,就能心灵健康无烦恼,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四种快乐。即助人为乐、知足常乐、逆境之中自得其乐、修行...环境污染、电脑辐射、不良饮食习惯等都有可能导致人体产生各种生理垃圾,毒素长期在体内堆积,则会引发记忆力减退、...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生活得最愉快、最丰富,也是最懂得生活的人,所以也是最有大福报的人。 一般人以为有财产、...
五分法身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玄义释签]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齐。法者。戒定慧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诸法者。谓聚集色受想行识之法也。)一戒身谓二乘因持无作之戒。戒法成就。证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作戒者。不作意持任运无犯。名无作戒也。)二定身谓二乘因修无漏净禅证此身。故名定身。(无漏者。不漏落生死。净禅者。谓因修禅定。能断诸漏。漏即三界烦恼。既无烦恼。心则清净。故名无漏净禅也。)三慧身谓二乘因修无漏智慧得证此身。故名慧身。(
上篇:五果回心 | 下篇:五论师 |
【二种游爱行路果相差别】 p0045 瑜伽八十六卷十四页云:复有二种游爱行路果相差别。一、心差别,二、身差别。...
小乘偏渐戒
迷底履
十六玄门
四药二受通局
道场树
婆罗门
山毫
十种清净
无明差别
常凯
无种性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明心见性的方法

世俗观点认为的快乐,并不是真实的

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

【推荐】八风不动心,宁静无烦恼

远离虚妄的感觉,依止心中的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