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或立十九种,或立七种,或立五种,或立六种。如瑜伽九卷十六页至十九页广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又作将来目录、将来录、请来录。此类目录专门编辑至外国求法高僧所请回之经律论、章疏、法具等之名目。请来,即请益...(菩萨)又作萨陀波伦。菩萨名。译曰常啼。为求般若七日七夜啼哭。故名。...(名数)大乘唯识之见惑分类也。...简称辟支、辟支迦佛、辟支佛等,华译为缘觉,或独觉,因观飞花落叶或十二因缘而开悟证道,故名缘觉,又因无师友之教...【谛听】 p137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谛听者:谓于如是相法,劝令审听。...(杂语)天台宗之道法。...(术语)报恩谢德也。教行信证曰:深知佛恩,为报谢至德。【又】一期之果报谢去也。法华文句记七曰:一期报谢,无付...【恶】 为三性之一,相对于‘善’、‘无记’,与‘不善’同义。即能招感苦果或可厌毁的不善法,及恶思之所作。其性...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六十六部纳经、六部纳经、回国纳经。为追念死者所作之供养。即书写六十六部法华经,藏纳于日本六...1、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庵摩罗识。 2、指庵摩罗识,华译为无垢识,或清净...(术语)谓阿之一字也。是为一切真言之中心,由此而一切之真言流出,故云心。大日经五曰:所谓阿字者,一切真言心,...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今天我们依然是讲净土缘起的第七门,就是为什么说净土,是显现它的大胜方便。所以,今天的这个法,相对来讲很简短,...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键是破除我执。为什么会起贪心?无非是我执在作怪:因为我喜欢...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变清澈。 2、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
有人问:怎样面对生病? 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一点认识,给大家作个参考。 我们知道,无论贫富贵贱,人生必须面对...问: 我的亲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亲人并没有求生净土的愿望,我应该如何帮助他? 大安法师答: 这时候你要善...
睡时念佛方法 若睡下,或初起,衣冠尚未整齐,或洗澡,或抽解,或至不洁之处,心中默念,亦是一样有功德。(《复宁...
唐代还有位怀玉禅师,这位怀玉禅师修行非常精进,夜不倒单,日中一食,每天七万声佛号,发愿要上品上生的。诵《阿弥...中国汉传佛教寺院在长期的放生法会中形成了独特的《放生仪规》。一般说来,按现行《放生仪规》,放生全过程可分为洒...
无明差别
【法相辞典】
【无明差别】 p1058
上篇:无我见 | 下篇:无间地狱 |
为丛林行事时,以知单或贴榜、书状、牌示等通知大众之方法。如住持宴请首座或远来尊宿等之茶汤,皆开列名单,由侍者...
请来目录
萨陀波仑
百十二使
辟支迦佛陀
谛听
台道
报谢
恶
纳经
九识
真言心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净土法门为何既不是自力,也不是他力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犹太人的九条哲理

怎样面对生病
亲人临终不愿往生,该如何劝导

睡时念佛修行要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