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六十六部纳经、六部纳经、回国纳经。为追念死者所作之供养。即书写六十六部法华经,藏纳于日本六十六处道场之谓。日本自古即盛行将经典埋藏地下之风,即所谓埋经。其后,这种风气逐渐演变为于神社或佛寺中奉纳大藏经之作法。所纳之经,一般多为法华经、阿弥陀经、弥勒经、般若心经等。此一风气,传至后世,已不限于奉纳藏经,如以米钱供养寺社,或亲往道场参诣,均可称为纳经。 p427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六法,指舍、无起、无念、离相、无住、无戏论等,此六法随事之方便而假立名字,其妙理实无分别,故称六法不异。[顿...(杂语)法义之谈话也。又言说法,赞叹,谈义等。净土门一家多用此目,如高僧传十科中之唱导是。...【以何现观】 p0496 显扬十六卷十六页云:复次以何现观?颂曰:出世间胜智,能除见所断,无分别证得,唯依止静虑。...(譬喻)以一大车譬法华之妙法。又云大白牛车。法华经譬喻品曰: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梵语 āhāre pratikūla-sajjā,巴利语 āhāre patikūla-saā。又作食不净想、不耐食想、厌食想。十想之一,四...【寂语】 p1017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寂语者:谓所说语、是诸智者、先思而说;非率尔说。是名寂语。...何等对治善?谓厌坏对治、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伏对治、离系对治、烦恼障对治、所知障对治。...无间道者,谓由此道无间,永断烦恼令无所余。所以者何?由此道无间,能永除遣此品烦恼所生品类粗重令无有余,又转粗...(人名)西天付法藏第二十三祖之名。勒那者梵语,鹤者汉言。尊者出世后感群鹤之随逐,故名。梵为Haklena。故此解不...(术语)凡俗之尘垢。斥一切世间之人事而言,往生要集上本曰:头戴霜发,心染俗尘,一生虽尽,希望不尽。续高僧传(...(名数)三途与八难也。净心诫观曰:四百四病以根本为本,三途八难以女人为本。...(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微信,作为朋友圈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因其发布者和接受者都是圈子内自己比较熟悉的有缘人,且所发布的内容都是日常...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啊!嗔更是障碍我们修行的根本;我们经常说:一念嗔心起,百万...
今天继续介绍净土部类。第一个要说的叫做寄报净土,就是寄居的寄,果报的报。大概是说,菩萨修行功德圆满以后,比如...
在古来高僧大德之中,有很多去留自在的情况,《高僧传》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公案。我们在这个世界修行,要真正做到去留...
关于吃素有违缘的问题,有人说:如果坚决不吃肉使父母生气不满的话,这是不孝,学佛人应该恒顺众生,客观条件不允许...
我们已经知道了拜佛菩萨与拜神的区别。佛菩萨没有分别心,但是神是有分别心的。所以,我们在佛菩萨前面和神前面是不...问: 按照农村习俗,婚葬要置办酒席,会杀害许多生命。那学佛人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是有这个习俗,不仅是农村...
问:在世俗中,佛弟子该如何看待争取呢?是应该什么都不争不要,遇到别人争抢一味退让,视为吃亏是福吗?那这会不会...
纳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纳逢素迦 | 下篇:纳体 |
(天名)Vasiṣṭha,又曰婆薮。在胎藏界外金刚部东方。六火天之一。为赤肉色仙形,右持莲华,竖左膝,座于筵,右有...
六法不异
法谈
以何现观
一大车
食厌想
寂语
对治善
无间道
鹤勒那
俗尘
三途八难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你有「微瘾」吗?佛子们该如何看待微信
化解嗔心的方法

寄报净土与分身净土

三位高僧的自在往生事迹

不要错解「恒顺众生」

精进努力是一切成功的载体
婚葬酒席会杀害许多生命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