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僧侣自称之代名词乃谦逊之语。【又】山野之僧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资产与衰相】 p1245 杂集论六卷五页云:资产与衰相者:谓诸与盛、终归衰变。由诸世间富贵荣盛,不可爱乐;非究竟...梵语 a-heya。指有为、无为之无漏法,其体无漏而无可断。三断之一。又作非断、不断、无断。出世无漏之有为、无为之...位于上士、下士中间之人。即指声闻、缘觉等自利而无利他之二乘人。 p1000...梵语摩诃衍,译作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据宗镜录卷八十一载,修定之时,若仅修习世禅,虽曰修行,犹生下列三种恶觉,即:(一)欲觉,凡夫不了五尘过患,对顺...(物名)旃檀中有赤白二种,此其赤色者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以赤旃檀作诸宫殿。...云何论议决择?略说有七种,谓义决择、释决择、分别显示决择、等论决择、摄决择、论轨决择、秘密决择。...(术语)一有情流转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缘起,分十二段而说明之者。...一切食物要依照五种方法清净之后,才适宜比丘进食,叫做净食。净是离过的意思。 一、火净,即是食物如宜用火烧...(术语)酬报善恶业因之苦乐结果也。新译家谓之异熟果。释门归敬仪曰:形缠桎梏,报果不可顿销。...(杂语)口毁曰呰。根本律曰:毁訾语者,谓于他人为毁辱事。...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十善业道经...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防护并非意指不看、不听、不闻、不尝、不触或不想任何事。若行者不了解这点,一旦见闻到什么,就退缩逃避,以为只要...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的事业,弟子们为了达成禅师的理想,很努力地向信徒劝募,鼓励信徒布施...以佛教的立场而言,「解脱乐」才是究竟的快乐,而追求解脱乐的唯一道路,就是行菩萨道。然而,很多人把行菩萨道看得...我有一次坐出租车,看见驾驶座上方挂着十八王公、行天宫等三、四个祈求行车平安的平安符。结果司机老是超车、超速,...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
又有人问:开了悟究竟是什么境界呢?这个问题我们在云居山虚老在世时,也亲自问过老和尚: [老和尚啊!您老人家当时...
世人往往以为简易的东西比较不值钱,殊不知对人至关重要的空气是免费的,人一刻皆不可离开它。念佛法门亦复如是,尤...
佛祖教人,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心真则凡所动作言行举措,无一事而不真;行实则凡所云为,无一行而不实。故...
山僧
【佛学大辞典】
上篇:山毫 | 下篇:小千世界 |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八识中之第八。述记三末曰:摄论第二卷初,亦名第八识。唯识了义灯四本曰:从末向本,数为...
资产与衰相
非所断
中士
大乘
三恶觉
赤旃檀
论议决择
十二缘起
五种净食
报果
毁呰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逃避并不能解决痛苦

为自己想,更要为别人想
圣严法师: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圣严法师《平安符》
人生最美的心境

不要妄想住茅蓬,茅蓬不好住啊

至易至殊胜的净土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