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icchantika 或 ecchantika 之音译。又作一阐底迦、一颠迦、一阐提柯、阐提。另有阿颠底迦、阿阐提或阿阐底迦等...【软根及利根】 p1387 显扬三卷十三页云:一、软根。谓成就信等五根,或自性软,或未增长。求胜进时,加行迟钝。第...【不还向】 p0321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五、不还向。谓如有一,或世间道先离欲界贪已,趣入正性离生。或一来果,进断...当僧团行布萨、自恣及其他行事作法(即羯磨)之际,遇疾病或因故不能出席时,对其行事之决定,有所赞成或反对之欲意...梵语 tisrah ksāntayah。又作三忍。谓悟解三种法理且认证之。“忍”,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之意。(一)音响忍、柔顺...【世间八法】 p0510 瑜伽十五卷二页云:又于世间三处转时,恒常世间八法所触。谓乐欲处,功用处,众缘处。于乐欲处...(术语)同一之理性也。华严大疏二曰:一理齐平故,说生界不增不减。法华文句记六中曰:由一理故,偏通一切。...(术语)Ekāsitika,佛之德相。八十一随好也。濊与秽同。...(术语)主要之道也。大宝积经百五曰:三世诸佛世尊要道。广百论释论八曰:是利自他正真要道。...【勇】 p0883 瑜伽九十八卷四页云:云何名勇?谓如前说,堪能忍受,发勤精进所生众苦,诸淋漏苦,界不平苦,他...梵语 ku?alā dharmāh。指合乎于“善”之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为“恶法”之对称。五戒、十善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佛陀说:“我们要改变自己,有能力才去改变别人。”儒家也说:“吾日三省吾身。”先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随着时光的流逝,此时我终于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如白居易的《花非花》中所说:夜半来,天明去...
出生难 我的名字叫慈学,是出家的时候师父赐的。俗名林兰英,祖籍湖北孝感。 1921年9月16日,我出生在武汉市硚口区...
参加三坛大戒的新戒们报到后,就要接受五堂功课的考核。考核内容是五堂功课的背诵唱念;不合格者,不予登记入单,严...
再看欻然,就是起火的助缘。当我们人寿越来越少,进入五浊恶世的时候,虽然我们五蕴含藏了烦恼业力,但是总有人去把...
不一定用很多佛教本身的名词,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说,首先要注意你的注意力是往外跑还是往内收,注意力是我们本自具足...不看不知道,世界还真奇妙!原来我们平时所讲的俗语,当初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使它们发生了不...
有些人总觉得修念佛法门,似乎有点低人一等。你看人家参禅,那是上根利器能参的;人家教下,深入经藏,修摩诃止观,...
五种法师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法者轨则也。师者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弘之在人。是故五种弘经之人。皆得称为法师也。一受持信力故受。念力故持。谓于如来言教。以坚固深信受之。于己忆持不忘。是为受持法师。二读经对文曰读。谓正心端坐。目睹经文。口宣句读。是为读经法师。三诵经背文曰诵。谓习读既熟。不须对文。自然成诵。是为诵经法师。四解说谓圣教之义难解。若能分明解释。训授于人。是为解说法师。五书写谓于诸佛经典。若能书写广传。流通大法。是为书写法师。
上篇:五论师 | 下篇:五种阿阇黎 |
【无自性】 指一切有为法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所生,故无自性。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
一阐提
软根及利根
不还向
与欲
三法忍
世间八法
一理
濊佉阿悉底迦
要道
勇
善法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慧律法师《改变自己》
人生的短暂

慈学长老尼:出生与出家之难

出家人的五堂功课是哪五堂

攀缘心是怎么生起的

不是境缘困住了你,而是心被迷了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