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人名)中阿含四十八牛角沙罗林经第四曰:尊者金毗罗增一阿含经三曰:独处静坐,专意念道,所谓金毗罗比丘是也。梵...谓虽是极少之恶事,亦如万箭般之可怕。归元直指集卷上(卍续一○八·一一九下):“见一魔事,如万箭攒心;闻一魔声...【逾缮那等量】 p1388 俱舍论十二卷一页云:今且辩前逾缮那等。论曰:极微为初,指节为后,应知后后,皆七倍增。谓...(术语)宿昔之因缘也。华严经二十五曰:同行宿缘诸清净众,于中止住。梁传求那跋陀罗曰:不图宿缘乃逢此事。...【不还果】 p0321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六、不还果。或先离欲,正性离生,然后证得。或一来果,尽断欲界余烦恼故得。...为禅家用以指导学人之方法。与,给予修行者自然发挥,亦即放行之意;夺,即夺取、不允许,或夺去一切之自由,亦即把...梵名 Tri-dharmika-?āstra。凡三卷。东晋僧伽提婆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又作三法度经论。本书系依四阿含经...【世间寂静】 p0510 佛地经论五卷十三页云:有漏五蕴,说名世间。念念对治二种坏故。卽彼息灭,名为寂静。由此于此...(经名)一卷,赵宋天息灾译。佛在灵山,以观自在菩萨之请,说小字之般若真言。又说胜妙般若真言。...(杂语)枝末之流派。法流之末。...(天名)一作作瓶天子。释迦佛为太子时。因出四门,历观诸相。忻厌之意,日愈一日。繇是父王益其伎乐以悦之。每至夜...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业。 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但是,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例如:解决他人烦恼,彼此沟通了解...问: 我从现实生活中、新闻中、书刊网络文章中看到了肉食巨大的危害,决心素食。但家人、孩子爱吃肉。请问,怎样才...
一、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 二、于自性灵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之念,名不偷盗。 三、于自...一次和朋友在哈尔滨车站等车,由于时间还早,我便买了一份报纸看了起来。忽然我觉得身旁站着一个人,抬头一看,是个...
【经文】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①,于第一义②,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
念佛治愈肺结核 古往今来,净业行人在念佛的实践中,治病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在十天百万佛号闭关中,有很多居士,包...常听别人说:夭寿这两字,不知其义?夭寿是如何构成的? 夭寿就是出生后,生命活得不长,不以正常死亡年龄而死亡,...
问: 学人心内有诅咒人的妄念、业障,不论凡圣,对于弥陀佛、观音、势至也有过诅咒他们的念头,不知是否障碍往生?...
五种阿阇黎
【三藏法数】
[出四分律] 梵语阿阇黎。华言轨范。谓其能为人轨范。故云阿阇黎也。一出家了阿阇黎出家阿阇黎者。即比丘剃度之师也。谓出家者。必须依师而得剃度。律云。所依得出家者。是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二受戒阿阇黎受戒阿阇黎者。即比丘受戒之师也。谓既得出家。必须依师求受戒法。律云。于受戒时得作羯磨者。是也。(梵语羯磨。华言作法。)三教授阿阇黎教授阿阇黎者。即比丘教授之师也。谓既得戒法。必须得师教授威仪。律云。从教授得威仪者。是也。四受经阿阇黎受经阿阇黎者。
上篇:五种法师 | 下篇:五种大师功德 |
【无因外道】 印度二十种外道之一,为主张万物无因而生的外道。又称诸法无因宗、无因论师、此派论师以万物乃无因无...
金毗罗比丘
一魔万箭
逾缮那等量
宿缘
不还果
与夺
三法度论
世间寂静
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末流
澡瓶天子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慧律法师《不听是非,不传是非》
怎样让家人尽快断掉肉食

达摩祖师《一心戒文》
一份不用花钱的礼物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中生

大安法师讲述的5个念佛感应真事
短命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