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枝末之流派。法流之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对于法应而言。法身之感应,谓之法应,应身之感应,谓之应应。妙玄六上曰:法应则冥益,应应则显益。...(名数)一、功德天女,能使人盈财宝者。二、黑闇女,能使人耗尽财宝者。此二女,功德天为姊,黑闇女为妹,姊妹常不...(术语)大衍法师所立四宗之第三。...梵名 Ekajatā-raksah。全称一髻罗刹王菩萨。此菩萨列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苏悉地院之南端。密号电雷金刚。种子为...【内差别苦】 p0366 瑜伽九十六卷十二页云:内差别苦者:谓界相违。疾病因缘,名为灾患。所爱变坏,所欲匮乏,生染...(名数)菩萨见地狱之苦而救之,有三种之示导:一、神变示导,现神通之力而救苦者,是属于身业。二、记说示导,念念...(术语)起信论所说六染心之一。六粗中之智相也。依境界而智起,能分别世出世之法,故名分别智,此智与心相应,而染...【无著行】 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七位。此位菩萨,修方便行,求法度生,心无厌足,悟诸法寂静,一无所著,...(名数)一身寂静,舍家弃欲,息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情闹,身之恶行一切不作,是云身寂静。二心寂静,于贪瞋痴等...即先往生净土者,将其莲华座留半座给后来往生者。表示信心相同,所得之果报亦相同。五会法事赞卷末(大四七·四八二...(术语)贪惜财物无施与之心也。无量寿经下曰:有无相通,无得贪惜。...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劝发菩提心文...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射箭一样,弓拉得满,箭才能射得远。我们中国人说,一个坏人...
菩萨要善调自己的瞋心,因为瞋心的活动,对众生的伤害、对佛教的伤害都是相当的重大,所以菩萨应该要修「忍」辱波罗...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
这《地藏经》,古来因读诵、受持、供养、礼拜而获得实际受用的人,真不知有多少?在宋人所撰的《地藏灵验记》等,都...
问: 弟子几年来一直用十念计数法念佛。最近把计数放下了,念佛很用力听佛号,感觉佛号念得比以前更摄心了。可最近...
宗喀巴大师讲一个偈颂说: 佛非水洗众生罪, 亦非手拔有情苦; 非将己德移于彼, 唯为说法令解脱。 佛陀出世是帮助...
问:发菩提心最胜功德,利他自利,为菩萨行。如诸比丘对佛菩萨,发大誓愿,为是义故,其如宰官当权住世,一切易办;...
因为人心本来是觉悟的、光明的,其体周遍法界。只因无始暗动,被六尘所蔽,人们的知觉,偏在一方面去,只认识此色身...
末流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末迦吒贺逻驮 | 下篇:末栗者 |
(术语)Namo buddhāya,归命于佛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应应
二女
不真宗
一髻罗刹
内差别苦
三种示导
分别智相应染
无著行
二种寂静
各留半座
贪惜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推荐】当遇到逆缘时,要观照两件事情

云何心能得明净

拜地藏像忏悔,获菩萨现身加持

念佛经常头疼,是过于用力的原因吗

以什么样的心态听法,能得到最大利益

法门无量,愿为先导,世出世法,无愿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