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Markaṭahrada,译云猴猕池。玄应音义十四曰:“梵言末迦吒,此云猴,贺逻驮,此云池。在毗舍离庵罗园侧,昔猕猴为佛共集穿池,今言江者译人义立耳。”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物名)铁钵也。比丘之食器。梵语,钵多罗Pātra,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谓应法之食器也。又应受人供养者所用之食...(名数)内凡外凡也。三乘之行人,见谛已前为凡位,凡位分为二,但闻教法而信之者为外凡。正行其法,近于圣位者为内...(术语)在在家出家小乘大乘一切戒中,禁止杀害有情之生命也。...全一卷。唐朝不空译。略称一髻尊经。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首述持诵真言之十种利益及四种果报,次说三种陀罗尼...【内心散乱】 p0366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三、内心散乱。谓或由惛沉睡眠下劣,或由味着诸定,或由种种定中随烦恼故;...(名数)谓贪,瞋,痴,之三毒烦恼也。...(杂名)智度论所说三陀罗尼之一。得此陀罗尼,则于一切众生一切法能分别无错。...【无著八支】 印度大乘有宗兴起后,构成瑜伽行派的八种重要著作,称‘无著八支’。唐代义净撰《南海寄归内法传》称...(术语)离烦恼曰寂,绝苦患云静,即涅槃之理也。华严经一曰:观寂静法,灭诸痴闇。毗婆尸佛经下曰:调御大丈夫,导...为华严宗显示事事无碍圆融义门之语。同体为“异体”之对称,相即为“相入”之对称。华严宗依因六义中“不待缘”之义...(术语)贪欲之为习性者。楞严经八曰:贪习交计,发于相吸。...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沩仰宗的创始人灵祐禅师在没有成为一代宗师之前,跟随百丈禅师修道。在百丈禅师门下,他仅仅是为僧众做饭的典座。多...
我们可以看见这世间上,每天报章新闻不知多少人被杀或遇害,无论是暗杀、明杀、仇杀或恨杀,总离不开「瞋恨」二字;...
哪天,如果你看到我渐渐老去,反映慢慢迟钝,身体也渐渐不行时,请耐着性子试着了解我,理解我 当我吃的脏兮兮,甚...《发觉净心经》讲:如果不是为了贪求果报,也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作法布施,而是为了饶益众生而作法布施,将会获得...一,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底线,人性的天良 最近,反对虐待动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呀? 这就...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没有志气的人,水不往下流除非是有物把它堵起来,这是很浅显的道...这是常常被人问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堂吗?如果需要,又应如何设置? 这要看各人的情况而定。如果...
各位同学在学佛过程中,切莫蹉跎岁月,一定要懂得如何时时刻刻把握时间,锻炼我们的心性,改变自己的生命,并修正方...
末迦吒贺逻驮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末后句 | 下篇:末流 |
(术语)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谟,那谟,纳慕,娜母,南忙,那模,曩谟,纳莫,曩莫。译曰归命,敬礼,归礼,救...
应器
二凡
不杀生戒
一髻尊陀罗尼经
内心散乱
三种心苦
分别智陀罗尼
无著八支
寂静
同体相即
贪习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始信参禅输懒惰

无瞋才是最好的供养

【推荐】当你的父母渐渐老去....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我们为什么不能虐待动物
源断流枯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