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铁钵也。比丘之食器。梵语,钵多罗Pātra,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谓应法之食器也。又应受人供养者所用之食器也。又应腹分量而食之食器也。行事钞资持记下二之三曰:“钵是梵言,具云钵多罗,此翻应器,应量之器,对法为名。准章服仪云:堪受供者用之,名当应器,此即对人为目。或处说云:量腹而食,故云应器。即对食为名。”名义集七曰:“钵多罗,此云应器。发轸云:应法之器也。”楞严义疏一上曰:“钵多罗,此云应量器,色与体量,皆应法度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塞毕力迦】 此云苜蓿。汉书云:罽宾国多苜蓿。...子题:家悭、住处悭、称叹悭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成论,出家人舍五悭:财物悭、法悭、家悭、住处悭、称叹悭。广...(名数)三界九地俱生之烦恼(即修惑)各有九品。其中欲惑九品之修惑,有润七生之作用,因而建立一来不还之二果。断...【安住种姓补特伽罗】 p0626 瑜伽二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安住种姓补特伽罗?谓住种姓补特伽罗,或有唯住种姓,...佛乘宗要论曰:小乘的宗要,为超出世间的,则必先将一切世间之法打破。欲求打破,必先了知。了知矣,打破矣,而后可...迦频阇罗,梵语 kapijala 之音译。又作迦宾阇罗鸟。意译为鸟鸠或雉。为鹧鸪鸟之一种。[四分律卷五十、大智度论卷十...(地名)在江苏吴县西南。晋支遁隐此。平石为硎。山有平石。故支遁得名。有梁武帝报恩寺。又称报恩山。东址有观音寺...乃密教印相之一种。即左右手各结刀印,向外二食指著于侧边,口诵“婆誐嚩帝(世尊)苏婆诃(成就)”。 p17...(杂语)阿罗汉成道时,依无生智诵下四句偈。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谓之四句成道。...【一时】 p0001 佛地经论一卷三页云:言一时者谓说听时。此就剎那相续无断,说听究竟,总名一时。若不尔者;字...(术语)佛化也。清异录上曰:玄奘论道释云:道有为宗,舟航化。佛无为宗,虚空化。...(印光大师校印版本)...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印光大师校印本)...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利行」,指的是利益别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凡是能给别人方便的行为,就...
学佛从来都看不见自己的过失,怎么去改过呢?不改过怎么进步呢?既然无过可改、无步可进,又怎么会不退步呢?所以常...
没有正知正见,你会去求神、掷杯筊、烧香,烧很多的冥纸给鬼神;会去拜三太子、玉皇大帝、关公这些神。自己烦恼不断...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倒的众生。觉悟的众生我们叫做菩萨,颠倒的众生我们叫众生。一...
问: 顶礼法师!佛经上说,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抵得上在净土修行百年。弟子有时比较自负,抱着试试看留在娑婆世...
六度当中有精进波罗蜜,先布施、持戒、忍辱,这三种还属于积累一些福德,那第四就谈精进问题。福德积到一定程度后,...
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名一行。不观末法众生,神识飞飏,心粗境细,观难成就。大圣悲...
知客师父领几位新落发僧前来礼源公。 知客:师父,他们想去受戒。 源公曰:他们妄想多得很,还没受戒就妄想纷纷,你...
应器
【佛学大辞典】
上篇:应仪 | 下篇:应应 |
【陈那】 西域记云:唐言童授。妙吉祥菩萨,指诲传授。如慈恩云,因明论者,元唯佛说,文广义散,备在众经。故...
塞毕力迦
出家人舍五悭
九品润生
安住种姓补特伽罗
小乘之宗要
迦频阇罗鸟
支硎山
一切无障法印明
四句成道
一时
虚空化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早晚功课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

烦恼不懂得摆平,有谁能保佑你呢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贪恋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吗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

观想念佛,观之事且从缓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