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离烦恼曰寂,绝苦患云静,即涅槃之理也。华严经一曰:“观寂静法,灭诸痴闇。”毗婆尸佛经下曰:“调御大丈夫,导引于群生,令至寂静道。”资持记下四之二曰:“寂静即涅槃理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嫌骂僧知事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名中云僧,简私请故。疏云嫌骂两戒,同恼知事不殊,故合制也。”(...五识与八识。五识是眼、耳、鼻、舌、身;八识即第八阿赖耶识。...明代人,字长庚。号方壶外史。聪慧绝伦,好读书,喜道术。道教之徒,称之为陆祖。撰述多达百种,其中楞严经约说、楞...(人名)宋静江(现广西临桂县治)人,姓冉氏,号佛国禅师。云门宗法云法秀之嗣,住汴京法云寺。撰续灯录三十卷,又...(寺名)Nālanda,在中天竺摩竭陀国。菩提道场之大觉寺东七驿,佛灭后铄迦罗阿逸多王所建,历代相继而增建之,遂为...(813~888)唐代禅僧。福建人,俗姓张。幼依开元寺昙蔼为沙弥。落发后诣五台山受具足戒,学律。依芙蓉灵训之指示,...【分位假立】 分指时分;位指方位。谓于事物或生变化的时分与方位。为显假立法之词。如波为水之鼓动分位,故波为假...(杂名)Rājavṛkṣa,译曰王树。木名。见陀罗尼集经八。...(术语)专修念佛行者,以念佛之德自获得现世之利益也。观念法门说现生利益五种增上缘之第二曰:护念得长命增上缘。...“身受”之相对词。二受之一。即经由六识中之第六识,而感受到精神或内部之喜悦、忧苦等。(参阅“二受”200、“感...(名数)一有门,二空门,三亦有亦空门,四非有非空门也。门者能通之义,依此四者,得入真性实相之记,故曰门也。...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
一部大藏经中,到处阐明着因果律,不仅在三界六道中都遵循着因果律而随业受报。直到成佛离不开因果。 因果律中,布...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从忍(世俗忍)下手,而要从思想下手即你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什么叫自以为圣什么事...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现象、我们的身体、思想、心理反应、等,都是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百丈禅师的从林二十法则中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精进以持戒为第一被排到第三...有一个人对一件精美的陶瓷瓶说:你真漂亮,而且你的寿命已有千年还在延长。如果我能像你那样该有多好啊! 瓷瓶笑了,...一般大家喝过的茶叶都倒掉了,而且隔夜茶又不能喝,所以只能倒了,现在介绍一些剩茶叶的用处,也算是再利用吧. 1、...
棒喝令开悟 从书中记载,我们可以想见马祖一定是身体伟岸,精力充沛,据说他是牛步虎视,舌头长得可以舐到鼻尖。虽...《涅槃经》云: 念佛一口分作十六分功德,若有一人布施一世界众生经三月。只将念佛十六分中一分功德亦复胜彼。故知...
寂静
【佛学大辞典】
上篇:寂种 | 下篇:二种寂静 |
(术语)迁者迁移,化者化灭,通谓人之死。原为儒典之语。前汉书外戚传曰:李夫人卒,武帝自作赋曰:(中略)忽迁化...
嫌骂知事戒释名
五八识
陆西星
惟白
那烂陀
楚南
分位假立
啰阇苾利久
现世利益
心受
四门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越施越富,这已经是佛门的常识了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圣严法师《花开花谢,不执著》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成就自我
剩茶叶的再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