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饶益有情精进】 p1463 瑜伽四十二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饶益有情精进?谓此精进、有十一种。如戒品说。彼说尸罗,...(物名)Cintāmaṇi,从宝珠出种种所求如意,故名如意。出自龙王或摩竭鱼之脑中。或为佛舍利所变成。智度论十曰:...亦名:贮积谷帛开制、谷帛贮积开制 子题:帛 资持记释云:“ 帛 ,谓绢布。”(事钞记卷二一·五·一八)(请参阅‘...(术语)谓缘世间事相之俗智也。在小乘者于佛相智,皆谓为有漏智。大乘则纯为无漏也。...又称九有。有情居止之世界,可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依禅定三昧之深浅,色界、无色界复分为四禅天、四无色...调伏意念使不起恶。如以布施治悭贪,以持戒治破戒,以忍辱治瞋恚,以精进治懈怠,以禅定治散乱,以智慧治愚痴。隋代...(1215~1289)南宋临济宗僧。温州(浙江永嘉)人。石溪心月之法嗣。咸淳五年(1269),随兰溪道隆至日本。应北条时...(譬喻)以杨树之黄叶为金,与小儿以止其啼。譬佛说天上之乐果以止人间之众恶也。见涅槃经二十。...(术语)八苦之一。又曰五盛阴苦。解盛有二义:一就苦而说。人各具五阴而众苦炽盛,故曰盛。又五阴之器盛众苦,故曰...(譬喻)同于摸象。三教指归曰:俱醒触象之醉,并学师吼之道。...(术语)四种念诵之一。闭口而默诵也。见略出经四。...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把两只大白鼠放进一个装了水的容器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能维持8分钟的时间。然后,在...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个案。我们的确看到很多特殊个案不研究教理,比方说六祖大师是卖柴禾的,去一个大富长者家,有大...
世间人对净土法门常常会小看,认为是浅近之法。怎么概定它的特质?印光大师开宗明义,非常高屋建瓴地界定净土法门的...诸仁者!于彼远离贪欲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身根不缺。 二者、口业清净。 三者、心不散乱。 四者、得...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里面不要起迷执,对一切境界我们都要能够全然地接受。你不接受,你抗...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
阿弥陀佛之身,是与诸佛同一法身;阿弥陀佛无心,是以苦难众生的心为心。我们每个念头里面都具有阿弥陀佛的法身功德...
一、清净的内容 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单纯,其实,分开来也有好几种: (1)一般人所说的清净,以为...
无著八支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无著八支】印度大乘有宗兴起后,构成瑜伽行派的八种重要著作,称‘无著八支’。唐代义净撰《南海寄归内法传》称:‘瑜伽毕学,体穷无著之八支。’意思是说,学习瑜伽行派理论到毕业程度,就得穷究无著这八本著作。这八本著作是:一、《摄大乘论》。二、《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三、《辨中边论》。四、《大庄严经论》。五、《缘起论》。六、《成业论》。七、《二十唯识论》。八、《三十唯论识》。事实上,这八种著作并不全是无著一人所造,其中包括著弥勒、世亲的著作在内,但当时都列入‘无著八支’之内。
上篇:无著 | 下篇:无著行 |
佛物、法物、僧物。佛像殿堂香花幡盖等,即佛物;经典纸张笔墨等,即法物;僧房田园衣钵等,即僧物。...
饶益有情精进
如意珠
畜贮积谷帛开制
相智
九地
调意
大休正念
黄叶
五阴盛苦
触象
金刚念诵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给孩子希望

【推荐】他善根强跳得过去,你不一定跳得过去

闻到净土法门而不能信受——非愚即狂
远离贪欲获十种功德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面对流行瘟疫

夜夜伴佛眠,朝朝还共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