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中阿含四十八牛角沙罗林经第四曰:“尊者金毗罗”增一阿含经三曰:“独处静坐,专意念道,所谓金毗罗比丘是也。”梵Kamphilla〈Kapphina〉。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有为法的事物,由缘而生,当缘散时则其体衰灭,叫做体灭。但此体灭并非断灭,会待缘再生,故体灭是指当体灭而已。...为“大漠”的梵汉并举之称。即戈壁大沙漠,旧称沙河。又称莫贺延碛。据高僧法显传及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载,此沙漠...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五月,废佛道二教,为培养保存二教根本义之人士,遂置通道观。因二教已遭废毁,乃由还俗僧...(杂名)婆诃者器名,麻者胡麻也。...梵名 Madhyade?a。意译为中国,即中央之国。系位于恒河中游地带。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文明之中心地。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形容无常迅速之用语。出息,指呼气;入,指吸气。盖生死无常,呼气之际犹不能保证是否可安然至吸气。止观辅行传弘决...子题:水尘量、一阿耨尘、阿耨尘、一铜上尘、铜上尘、一水上尘、水上尘、一兔毫尘、兔毫尘、致练 行事钞·二衣总别...亦名:心念受舍三衣法、袈裟心念受舍法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心念受舍衣法。五分云,独住比丘三衣中须有换易者...【无增上慢出离安住心】 p1095 显扬十八卷三页云:无增上慢出离安住心、谓于出世间静虑无色。...(术语)莲华藏世界也。指报身佛之净土而言。又胸中八叶之心莲华也。表制集曰:和上远自莲宫。...(譬喻)大法能警醒生死之长夜。故以譬于鼓。法华经序品曰: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普贤菩萨行愿赞...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若看到沙弥,即使是孩童年龄的小沙弥,也一样要礼敬,甚至礼拜,如同礼敬大比丘僧。不要因为沙弥在僧团中的阶位比较...
第二个很重要,保护你的善根。这个地方有些时候要暂时的停止。看第四段,第四段很重要。 四、暂止息力于中若身心疲...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第六意识的思想去攀缘六尘,什么事都没有。 第八识最坏,坏就...
达本问: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菩萨曰:汝一念佛,便云火发。何故汝终日向人说话,便没一毫火起耶?当知...我们的人生不过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看来真的只有闪电那么一会儿的功夫。在这闪电般的功夫里面,我们吃了多少的苦?...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常说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那么这个业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
这部《无量寿经》是由诸佛如来所特别加持护念的。首先说,说出这部无量寿经的时候,当时十方诸佛都伸出广长舌相,来...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债主找你算账,你要想战胜他们,你念佛的力量必须把他们消失,...
金毗罗比丘
【佛学大辞典】
上篇:经轨 | 下篇:金毗罗童子 |
(名数)如来之八种辩也。如不嘶喝辩。不迷乱辩,不怖畏辩,不憍慢辩,义具足辩,味具足辩,不拙涩辩,应时分辩是。...
体灭
莫诃衍碛
通道观
婆诃麻
末睇提舍
出息不待入
漉水袋诫约
三衣心念受舍法
无增上慢出离安住心
莲宫
大法鼓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现三宝形象的,都不应该随便使唤,否则损自己的福报

不要把修行修到内心产生严重的反弹

阿赖耶识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随顺世缘看烦恼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苦难众生最后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