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三界分别说之,可为九地。九地者: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也。地有...【无染污意三位中有】 p1090 成唯识论五卷三页云:此中有义、末那唯有烦恼障俱。圣教皆言三位无故。又说四惑恒相应...以大海中之一浮沤譬喻人身。浮沤,水泡之意。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九中):“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佛名)成正觉后之佛名。是为于因位积功德之结果名号,故曰果。弥陀经元照疏曰:万行圆修,最胜独推于果号。...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说如如。...为佛制五种净食之一。即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火烧煮,熟而后食之,称火净食。[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六、大明三藏法...(一)在密教中,指五智轮,即地、水、火、风、空五大。五大具足众德,圆轮周遍而无缺,故称五轮。若以众生肉身之支分...北魏菩提流支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将一切有为法作九种譬喻,谓一切有为法,犹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术语)梵音Svāgata。又作莎伽陀,沙伽陀,沙竭陀,娑婆羯多,苏揭多。译曰善来。寄归传三曰:西方寺众,多为制法...梵名 Mahākalpina,巴利名 Mahākapphina。又作摩诃劫宾宁、摩诃劫比拏、摩诃罽宾那、摩诃迦匹那、摩诃金毗罗。或...(名数)与四爱生同。增一阿含经二十一曰: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爱起之法。...(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现在修念佛法门,应当依照大势至菩萨讲的,用如子忆母的诚心,修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实行。果真能死尽偷心,就会一...渐源仲兴禅师在道吾禅师处任侍者时,有一次端茶给道吾禅师,道吾禅师指着茶杯道:是邪?是正? 仲兴走近道吾禅师的...
至诚求佛,坚持坚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来到东林祖庭参加佛七,由此机缘,得受三皈五戒,正式走入佛门。 二〇一七...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三善。」 当禅宗五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惠能...
二,真、妄。 当你把心拉回来的时候,就要处理真妄的问题。你不是心拉回来就没有事,你的心有妄心、有真心,你如何...仰白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观音、势至、涅槃会上一切圣贤,唯愿慈悲,证明发愿。比丘某与现前大众,建立此...
经典前为什么要安立如是我闻呢?因为当时佛灭度的时候,阿难哭的一塌糊涂,旁边的师兄弟说,你不要哭,赶紧问佛,有...
当释迦牟尼佛在讲了《法华经》之后,稀有难遭,极为殊胜,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一切都授记成佛。当时有很多他方世界...
乞食四分
【三藏法数】
[出宝云经] 乞食之法。一日止以七家为限。为无多贪故也。出家之人。常行乞食。复分作四分。故名乞食四分。一分奉同梵行者同梵行者。谓同修净行之人也。凡乞食时。必有同修之人。看守房舍。或有老病。不便行履者。得食归时。则以一分奉之。令其饱满。亦得安心修道也。一分与穷乞人与穷乞人者。谓乞得食时。遇有穷苦求乞之人。当起怜悯心。作自饥想。亦以一分施之。令其饱满。劝他修善也。一分与诸鬼神与诸鬼神者。谓乞得食时。即以净器盛贮一分。待日晡时。则然香讽咒加持。普
上篇:四利须食 | 下篇:行四依 |
(名数)又称五十字母。一名摩多体文。即梵语字母之总数也。摩多者,谓母音,此有十二摩多与四别摩多之十六字。体文...
九地
无染污意三位中有
一浮沤
果号
如如
火净食
五轮
金刚九喻
莎揭哆
摩诃劫宾那
四爱起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都摄六根,下手在听
是邪是正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自性的映现

佛法的修学,一定要靠你自己觉悟
省庵大师涅槃会发愿文

佛经前为何要安立「如是我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