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又作四个大乘。指华严、天台、真言、禅等四宗。为大乘诸宗中之主要四宗。略称华、台、密、禅。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依归...(术语)金刚牙菩萨之种子 字也。 字有他恐怖之义。牙亦具食啖他而恐怖之义。故名 字为牙字。瑜祇经曰:金刚怖食啖...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界者分义,语曰界分是也。由善恶禅定,现此报之差别。 一、欲界 为地狱、畜生...指玄妙之法门、深奥之妙理。亦为佛法之总称。又作佛门、空门、真门。三论玄义(大四五·二上):“不二之玄门。”迦...(界名)天台四土之一。实报无障碍土之别名。证悟中道之圆别二教菩萨感得胜妙之果报也。...符合事实真相之语。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又作有无二见。指凡夫因妄想分别所生起之绝对皆有之有执,或绝对皆无之空执。二执皆系谬误见解,有执,如执著有实我...禅林用语。与“佛法的大意”一词共为表示佛法之奥义、禅理之真髓。又作西来祖师意、西来意、祖意。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亦名:邬波塞迦、善宿、清信士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杂含云,何名优婆塞?在家清白,修习净住,男相成就,口说三...全一卷。六、七世纪间南印度之法称著。又作因一滴论。因明七论之一。书中阐述建立因(理由)之规则。有律天等之广注...参悟禅理,称为悟禅。禅理之参悟,或修习实际之坐禅工夫,或从古则公案中参究佛法之玄旨,总之,皆以身心脱落、明心...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宾头卢,此云不动,名也。颇罗堕,此云利根,姓也。别译云宾度罗跋啰堕阇。《弥陀略解圆中钞》 这位尊者,宾头卢是...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也即祭祀鬼和供养神灵要注意哪些禁忌,孔子意味深长地回答子路说...
我以阐提出家,自己揣摩根性庸劣,罪业洪深。因此于禅宗和教下二种途径,一概不敢妄行染指。只对仗佛慈力,带业往生...问: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六道轮回? 慧律法师答: 这句话就是妄想。讲先有业力也不对,讲先有六道也不对,因为业力本...问: 阿弥陀佛!请问师父,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有病,总有一些烦恼,总是想不开? 宽见法师答: 为什么总是有病,总是...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张白纸,原来什么都没有,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果你原来有些...问: 如何对恶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对于冥玩不化的恶人,我们还要坚持吗? 宏海法师答: 对于恶人自己讨...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当时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他在城外设立祠坛,施设饮食,奉请诸婆罗门举行祭祀祈福...
四利须食
【三藏法数】
[出释氏要览] 一资身为道谓修行之人。若无饮食。则身疲力倦。命且不支。岂能进道。若得饮食盗益于身。则心安体健。乃可进道。故须食也。二义身中虫谓人身中多有诸虫。若缺饮食。则虫钻刺。身亦不安。必当及时进食而调义之。故须食也。三生施者福谓修行之人。持戒清净。专心修道。则能福利人天。若有檀越。施以饮食。使其成就道业。能令施者亦获福报。故须食也。(梵语檀。华言施。称檀越者。谓人行施。能越贫穷苦也。)四破饿外道谓外道自以吞饥忍饿为解脱法。即自饥饿而不知。
上篇:四食 | 下篇:乞食四分 |
【清净出离道】 p0961 雑集论九巻十四页云:清净出离道者:谓圣八支道。由从此后,为令修道所断烦恼、永得清净;修...
四家大乘
牙字
三界(二)
玄门
果报土
如语
空有二执
祖师西来意
优婆塞
因滴论
悟禅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宾头卢颇罗堕尊者的故事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轮回
烦恼不断,无非就是没有智慧

想学《楞严经》,要先放下这些
如何对恶人和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