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新曰异熟。旧曰果报。果报者,吾人今日之境界。为对于过去世业因(不善不恶也)之结果,故曰果。又为应于其...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禅林用语。即张开漫天大网,令一人亦不得逃脱;禅林中,比喻师家接化学人周到缜密。又作布幔天网、盖天盖地、拽却漫...谓触犯重罪,即触犯小乘戒之四重罪或大乘戒之十重罪。四重罪即淫、盗、杀、妄语等四种;十重罪即杀、盗、淫、妄语、...(人名)又曰婆薮盘豆、筏苏盘豆、伐苏畔度、筏苏畔徒、婆薮槃陀Vasubandhu,世亲(旧曰天亲)菩萨也。西域记五曰:...(杂语)Laghu,译曰轻。智度论四十八曰:若闻逻字即知一切法离轻重相。...(名数)佛之说法,有四意四秘,可以解决一切之所说。说别有言外之意趣者,名四意趣。依此四意趣,可决一切之佛意云...梵名 Dandaka。位于北印度健驮逻国。约今印度沙萨达(Charsada)东北约六十四公里之帕罗罕立(Palodheri)地方。又...凡二卷。唐代法照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略称五会法事赞。内容分序文及本文二部分。此书相对于广本(净土五会念...凡三十卷。元代昙噩撰。今收于卍续藏一三三册。全名新修科分六学僧传。收录自后汉明帝永平十年(67)至宋代之高僧一...(譬喻)义楚十九曰:律云:护持净戒,如擎油钵,若护浮囊也。...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阿那楼驮,此云无贫。昔于饥世,以稗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果报充足,天眼第一。《弥陀略解圆中钞》 下面看最后一...我曾经在南山寺,见到过一个坐轮椅的人,他是因为车祸造成的残疾,大概50岁左右,据说已经坐了5年的轮椅。 现在我问...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们很幸运得到人身,生在中国,听闻佛法。不幸的是,自己惭愧业...1、一个素食者至少拯救3只羊、11头牛、43头猪、1,100只鸡和千万只鱼虾。 2、如果一个人选择素食,那么他立刻就可以...问: 在无意识状态下死亡,是否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答: 往生是要靠平常下功夫的。如果临命终能够有端相(...
有一位巨商,为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金银票,特制了一把油纸伞,将金银票小心地藏进伞柄之内,然后把自己装...在当今社会流行这样一种观念: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乐的基础,只有物质享乐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经文】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①想。此想成已,见琉璃...
四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盗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食。古译经律。皆为搏食。以手团曰搏。后译复言浆饮等不可搏。遂译为段食。二触食触即对也。谓产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著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三思食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
上篇:四梦 | 下篇:四利须食 |
(术语)为第四点之阿 。以此为五转中第四,第四转入涅槃之种子故也。...
果报
如法
张幔天网
犯重
婆薮槃豆
逻求
四意趣
檀特山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
六学僧传
持油钵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阿那楼驮尊者的故事
等待我们明天的是什么

【推荐】念念不忘往生西方的大事
吃素所创造的数字奇迹
无意识下死亡能否往生

巨商静心复得伞
物欲横流的贪欲世界及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