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经名)四卷,西晋安法钦译。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之异译。经中说如来现十方之身而施化,故名道神足无极变化。...(名数)天台智者,于外道立三种。一佛法外外道,如九十六种之外道,佛法外之外道也。二附佛法外道,如小乘之犊子部...五种熏发名言熏习发识等种,未必一时。虽有前后,杂乱不定。于生果相,未辨何前,何者为后。然此五种,由业熏发,必...云何勤?云何三摩地?云何胜?云何胜行?而名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耶。此中勤者。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勤精进...【流转生死由五种相】 p0915 瑜伽八十六卷十三页云:又于生死、由五种相,一切愚夫、流转不息。一、由爱因故。...(1915~)福建南安人,俗姓李。幼年出家,民国二十年(1931),于泉州开元寺受具足戒。曾求学于闽南佛学院。随侍会...(杂语)天晦暴风吹海,名为黑风。法华经普门品曰:入于大海,假令黑风,吹其船舫。罗什译仁王经下曰:黑风赤风青风...(596~667)唐代律僧。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为南山律宗之祖。浙江吴兴人,一说江苏润州丹徒人,俗姓钱。字法遍...【三行杂染安住心】 p0210 显扬十八卷三页云:三行杂染安住心,谓识,随色而住,缘色而住,依色而住。如是乃至随行...【伺察分别】 p0709 瑜伽一卷十一页云:伺察分别者:谓于已所寻求,已所观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别。...(流派)Sāṁghikāḥ,摩诃僧祇部之略。译言大众部。一在小乘二十部中,佛入灭之年,结集经典时,于窟外为之者。...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僧伽吒经...有一次,有人问隆波田禅师,怎么解释苦。隆波田禅师拿了一个东西放到手中,紧握拳头,接着,翻手,手心向下,然后松...问: 我曾在网上查过咒语的来历、定义和作用,但说法不一,莫衷一是。看到的主要说法有二: 说法一:是梵语某句话的...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继降作,总由不知三世因果,唯欲自利,不顾杀生害命,以及害...
梁代,四川青城山有位高僧道香,有大神通,但一直隐秘遮藏、并不显露。青城山每年都有例会,届时参与的民众都聚集着...
归命,如波罗蜜例,倒语法也。归义有二:一者归投义,言世人至重者身命,举身命而归依,诚敬之至,无二心也。二者归...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告诉诸位比丘:如果你们能修行十想,便能尽除有漏烦恼,获神通、证道果,进而渐...
一切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但是这桩事情难以相信。他建立不了信心,他就感通不了,感通不...佛法修行有动有静,动静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功,要做到完全没有杂念是不可能的事,但有了杂念可以调伏,不...
如法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如去 | 下篇:如语 |
(术语)断字,主眼也,坐者平坐之义。碧岩六则评唱曰:坐断千差。同三十二则垂示曰:十方坐断,千眼顿断。碧严四则...
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三种外道
识等五支
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者
流转生死由五种相
广义
黑风
道宣
三行杂染安住心
伺察分别
僧祇部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苦从何来
如何看待佛教的咒语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显示神通,劝戒食肉

莲池大师对「归命」的详明诠释

修行十想 解脱证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