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菩提流支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将一切有为法作九种譬喻,谓一切有为法,犹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即:(一)星喻,谓星宿于夜间即显明朗,而昼时为日光所照,皆隐而不现;以此譬喻众生昏迷,执着诸见而自以为明了,若以正智之心照之,则众偏见皆灭。(二)翳喻,谓人目有障翳,则见空幻之花等幻相;以譬喻众生为无明覆障,则见一切有为虚妄之境界。(三)灯喻,谓灯因膏油而焰烧无穷;以譬喻众生之妄识,依贪爱诸种境界而生生不绝。(四)幻喻,谓诸种幻化之事,无而忽有,体本不实,此皆因幻师咒术之力而假作种种形相;以譬喻世间之山河大地,皆是虚妄幻化,此因众生惑业之力,故而妄有种种境界。(五)露喻,谓露沾于草木而不久留,为风所吹须臾即落;以譬喻众生之幻身,虽于世间短暂留住,然为无常风所吹时,则倏忽变灭。(六)泡喻,泡,水泡。谓水泡因渧(水点)、水、风三者和合而成;以譬喻众生因根、境、识三法和合,而有苦乐受用之境。(七)梦喻,谓昼缘诸境,夜则感梦,惟因想而生,本无实体;以譬喻众生缘念过去而造作诸事,境虽已灭,然缘想即现,一切有为之法,亦皆因妄想而成,犹如梦境。(八)电喻,谓雷电之光,刹那不住;以譬喻一切现在诸法,犹如电光,倏忽变灭。(九)云喻,谓云能降雨泽,然又能变现无常;以譬喻众生之阿赖耶识含藏诸法,能持未来种种境界而变现不定。 p353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二十种心】 p0028 瑜伽二十八卷十七页云:云何为心?谓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略...尽十方虚空以为界,虚空无界,故无穷尽。...【法自相相违因】 p0764 因明入正理论云:此中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声常。所作性故。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故,此因...(一)梵语 sūtra,巴利语 sutta。所指有二:(一)为一切佛法之总称。(二)特指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之第一类,此时又意...(术语)梵语曰素佉Sukha,又曰苏吉施罗。遇好缘好境而身心适悦也。佛地论五曰:适悦身心名乐。梵语杂名曰:素佉。...(名数)智度论四十七,说百八三昧中,三种之金刚三昧。初曰金刚三昧,通达诸法之三昧也。中曰金刚轮三昧,轮者摄持...【顺退分行】 p1107 瑜伽八十一卷八页云:顺退分行者:谓所有行、能障寿等诸升进事。...(植物)树名。智首四分律疏九曰:啰婆醯陀者具多树也。交州有,余方不见。...(术语)可畏为威,可爱为德。法华嘉祥疏七曰:畏则为威,爱则为德。又折伏为威,摄受为德。...【化生】 p0386 如四生中说。 二解 俱舍论八卷十一页云:云何化生?谓有情类,生无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名数)特胜于四念处等之观,始自调心,终至悲想地,地地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厌恶自害之失,故名特胜。十六者:...(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
当你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念头就是评判。你感受到了就一定会评判。而评判最终结果会落在...
南无阿弥陀佛你这句佛号从哪里来?从心而起,从我内心冉冉而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六个字甚至你看得很清楚,第一...
问: 最近有几位高僧大德相继圆寂,网上有很多关于佛舍利的说法,但也听有人说佛舍利实际上是结石。请师父开示佛舍...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时,当时的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以佛教的说法,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其实就是九...
佛住世弘法时,有一位住在弥絺罗国中的婆罗门妇女名叫婆私吒,因为第六个孩子刚刚丧命的缘故,悲伤过度而神志昏乱,...
我要告诉诸位,蕅益大师在讲菩萨戒时,他讲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菩萨戒只有一个人持清净而已。那个人是谁,你们知道...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永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而来,但我们到最后都是两手空空,什么也留不住,我们的脑...
他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使其度过难关得到安乐,会功德无量。这是菩萨道。 而当他人有困...
金刚九喻
【佛光大辞典】
上篇:金刚 | 下篇:金刚二义 |
(术语)佛慈爱之眼。华严经二十五曰:大慈大悲爱眼,等视诸众生。...
二十种心
尽虚空界
法自相相违因
修多罗
乐
三种金刚三昧
顺退分行
罗婆醯陀
威德
化生
十六特胜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如何如法的念佛

佛舍利是结石吗

「邪因缘论」与「无因缘论」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心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