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海中之一浮沤譬喻人身。浮沤,水泡之意。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九中):“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p6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物名)又云因陀罗轮。是金刚轮,即地轮也。为黄色方形。瑜祇经疏三曰:天帝释,一名因陀罗,此云帝,亦云主也。居...【老】 p0621 瑜伽四十六卷二页云:此已生行,望前已灭诸行剎那,自性别异;正观为老。 二解 瑜伽五十二卷...即天台宗论观心之境,于圆顿止观十境中之第一种阴入界境,拣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三科之境而指示观境。其拣境之次...【不妄语】 妄语为十恶业之一,又作故妄语、虚妄语、虚诳语、妄舌、虚伪等,指以欺人为目的而作的虚妄语。不妄语与...(堂塔)又作省行堂,涅槃堂等。置必死之病人处。释氏要览下曰:西域传云:祇桓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赞扬实德】 p1472 瑜伽四十卷十二页云:又诸菩萨、性好赞扬真实功德,令他欢喜。于信功德具足者前,赞扬信德,令...(地名)在江苏江宁县南。据冈阜最高处。遥瞰大江。俯临城市。为金陵扼要之地。相传梁武帝时。有法师讲经于此。感天...色界诸天分为四禅,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一、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即梵众、梵辅、大梵等三...禅林丧葬仪式。送亡者至山门时,转龛向里,以茶汤供养亡者之仪式,称转龛佛事。[禅林象器笺卷十四丧荐门] p6626...四律与五论之并称。为律宗之重要典籍。据日僧凝然之八宗纲要卷上载,四律,即:(一)属萨婆多部(有部)之十诵律(梵...云何世事差别而转?谓诸世间最初相见,既相见已更相问讯,既问讯已即受沐浴涂香花鬘,次受种种上妙饮食,次受种种卧...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公元前四世纪,意大利人皮斯阿司因犯罪被判绞刑。临死前,他因不能为母亲送终感到遗憾,希望能与母亲最后见上一面。...默照是一种禅修的方法,平常生活也可以用:「照」是清楚知道发生甚么事,「默」是不要有回应。 人在风平浪静时,可...
念佛,三岁孩童也能也会;若论究竟有没有功夫,就大有问题了。 若照顾不到法身,自性弥陀,若不知道自心是佛,佛是...
来来回回总是与人说命运的问题,这是因为人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命运,这是很好的事情。因为只有大家都在乎自己的命运,...一、诸恶莫作: 1、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2、善念刚起,福虽未至,祸...佛陀时代,有一位气质很好、但衣着褴褛的老妇人来到一座城里,她疲倦又饥饿地走到一户富有人家门口,便再也没有体力...
【原文】 蚕之作茧也,左之右之,上之下之,尽吐腹中所有以成之。方谓常住其中,可安然无恙。岂知所以自经自营者,...
【经文】 昔有贫穷孤独老人,无业资生,偶得一斧,乃是众宝之英,老人不识,持斧砍树株卖之,藉以活命。砍斫既久,...
一浮沤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气 | 下篇:一真地 |
(名数)有波罗夷之四喻。及佛寿之四喻。...
释轮
老
三科拣境
不妄语
延寿堂
赞扬实德
雨花台
四禅天
转龛
四律五论
世事差别而转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诚信是做人的第一准则
圣严法师《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知念佛真意思,念到弥勒下生也不中用

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
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行善积德
老妇人清净无染的爱

作茧自缚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