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五卷三页云:此中有义、末那唯有烦恼障俱。圣教皆言三位无故。又说四惑恒相应故。又说为识杂染依故。有义、彼说教理相违。出世末那、经说有故。无染意识、如有染时,定有俱生不共依故。论说藏识决定恒与一识俱转。所谓末那。意识起时,则二俱转。所谓意识及与末那。若五识中随起一识;则三俱转。乃至或时顿起五识;则七俱转。若住灭定,无第七识;尔时藏识应无识俱。便非恒定一识俱转。住圣道时,若无第七;尔时藏识,应一识俱。如何可言若起意识、尔时藏识、定二俱转。显扬论说:末那恒与四烦恼相应,或翻彼相应。恃举为行,或平等行。故知此意、通染不染。若由论说阿罗汉位无染意故,便无第七;应由论说阿罗汉位舍赖耶故,便无第八。彼既不尔;此云何然。又诸论言:转第七识,得平等智。彼如余智,定有所依相应净识。此识无者;彼智应无。非离所依,有能依故。不可说彼依六转识。许佛恒行,如镜智故。又无学位、若无第七识;彼第八识、应无俱有依。然必有此依。如余识性故。又如未证补特伽罗无我者,彼我执恒行;亦应未证法无我者、法我执恒行。此识若无;彼依何识。非依第八。彼无慧故。由此应信二乘圣道、灭定、无学、此识恒行。彼未证得法无我故。又诸论中,以五同法、证有第七为第六依。圣道起时及无学位,若无第七为第六依;所立宗因、便俱有失。或应五识亦有无依。五恒有依;六亦应尔。是故定有无染污意,于上三位,恒起现前。言彼无有,依染意说。如说四位无阿赖耶,非无第八,此亦应尔。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何故真如名为实际?以无颠倒所缘性故。...【诸行不住】 p1347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七页云:问:契经所说,复云何通?如说:苾刍,诸行不住。答:不久住故,说...(术语)弥勒菩萨今在兜率天内院,经当来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于此土出世,在华林园中龙华树下开法会,普度人天,谓之龙...【处所根栽施设建立】 p1021 此声明处六相之六。瑜伽十五卷二十二页云:云何处所根栽施设建立?当知处所,略有五种...指密教教主大日如来。大日为心王,故称为密王。 p4473...亦名:肉骆驼山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百问论,昔有比丘多乞积聚,不肯为福,又不行道。命终作一肉骆驼山,广数...【所觉】 p0733 瑜伽十三卷十八页云:云何所觉?谓彼彼言音所说之义,名为所觉。...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佛学书局编印之佛学辞书。以日本织田得能之佛教大辞典为蓝本,参考翻译名义集、一切经音...又名世自在王佛,阿弥陀佛曾向此佛誓立四十八大愿。...凡十五卷。宋代王随编。现收于宋藏遗珍上集。此系删定道原所编景德传灯录三十卷之拔钞本,于宋景祐元年(1034)编成...(衣服)以鸟毛所织之衣也。真言家多着之。...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观念是消极的,其实不然,学佛的人如果懂得因果的观念,一定会更积极努力。因为即使努力,还不...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名山、四大丛林、四大禅林,乃至八大宗派都各有其根本道场。在...
因为身语行为受心支配,由内心执著不同,将导致行为倾向之差异,若心执着今日不死,必将为现世生活的长久安稳,而作...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舍利弗!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一、当家庭的啦啦队长(多鼓励),不要当办案的审判官(少斥责)。 二、随时以微笑、明朗的笑容迎接每一位家人。 三...
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夫妻之间,家庭之间互相嫌弃,家...◎ 以我(虚云老和尚)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
我们每次过堂都做一点学习,今天学习关于女众入寺的内容。 《南山律在家备览》中要求,佛弟子入寺,如果是女众,应...
无染污意三位中有
【法相辞典】
【无染污意三位中有】 p1090
上篇:无有一切诸法体相 | 下篇:无色界中唯有二种作意 |
(术语)对实法而云。由因缘和合而存在之假者。...
真如名为实际
诸行不住
龙华会
处所根栽施设建立
密王
比丘多乞命终作肉骆驼山
所觉
实用佛学辞典
饶王佛
传灯玉英集
毳衣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圣严法师《懂得因果,更积极》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面对死亡而改变人生的观念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家庭和谐的十个要点

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
楞严法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