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与四爱生同。增一阿含经二十一曰:“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爱起之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南北朝译经家。又称昙觉。凉州人。风神爽悟,戒地清拔。曾于于阗国得梵本,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445)返回...指梵天。一字心咒经(大一九·三一六下):“若欲降伏真婆罗门,取好名花及白芥子,一依前法,即得如意。” p4220...梵语 bodhisattva-pitaka。乃诠释大乘菩萨修因证果等之大乘经典。系二藏之一,三藏之一,八藏之一。如法华、华严等...(植物)草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睒末梨,睒式染反,滑草也。用之洗手,甚滑泽也。...(一)位于陕西长安。初,唐帝室自念起自太原,为报地恩,于扬州、荆南、太原及两京造寺五所,皆称为太原寺。武后时重...Tiesaluo 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比丘尼。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带领十位比丘尼随该国船主难提到中国建康(今南京...(名数)八苦者,不但人间,乃至非想天亦有之。法华文句六曰:非想亦有八苦之火:心生异念名生苦,念念不住名老苦,...(经名)四阿含经或五阿含经之一。杂集不摄于其余之阿含经者。宋求那跋陀罗译。五十卷。此外有别译杂阿含经十六卷,...(堂塔)Caitya,同质底。积聚之义。谓佛塔也。大日经疏五曰:制底,翻为福聚,谓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三种悉地陀...【捷慧】 p1037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言捷慧者:速疾了知故。 二解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三业清净,随智能行。于...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乃疑伪经之一。系载佛说此经之名义,及读诵受持此经之福报与功德,并排...(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
1.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 东晋 天竺三藏 帛尸梨蜜多罗 译 2.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隋 天竺 三藏 达摩笈...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对人生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有三点必须要提: 无常 第一...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么感受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就是我们本来是没有感受的。 佛陀...从前有一位很好客的人,他想要开一个宴会请客。邀请许多亲戚朋友,并地方名人贵宾来吃饭。当时该地方的餐食以牛乳为...
佛法并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则的真理,既然能得到自在的果地,必有其自在的因地。因地是什么呢?即是观。...
涅槃是无漏,是苦果苦因的消灭,也就是十二缘起法的止灭。十二缘起是根据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的道理,十二缘起法...坐禅即财富 近世以来,由于科学的长足进步,为人类解决了不少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的难...身体是四大五蕴所和合,在人生的过程,免不了会产生四大不调而病苦的时候,当此之际,应找德术兼优的医师为你诊疗看...
四爱起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爱生 | 下篇:四运 |
【真实智】 p0918 瑜伽十卷十七页云:云何以真实智?谓如学见迹、观甚深义。...
慧觉
真婆罗门
菩萨藏
睒末梨
崇福寺
铁萨罗(Tissara)
非想天八苦
杂阿含经
制底
捷慧
天地八阳神咒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解深密经

药师经四译十二大愿文对照表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不要跟着感受走
牛腹蓄乳

果报的不同,源于认知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