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又作托事观、历事观。为天台宗止观义例所说三种观心法之一。即假托事义以成修观。如观王舍城之王为心王,舍为五阴,...在冥府裁断亡者罪业之十判官。又作十殿阎王。依预修十王生七经载,人死后趣冥途时,初七日过秦广王,二七日过初江王...为“违世八心”之对称。密宗将声闻见道之前,世间凡夫之善心,依其渐次生起之次第,以植物成长之阶段为譬喻而分为八...指一切行法皆须由大悲培育,有如胎藏。亦即肉团心所具之菩提理性,依大悲之万行而生长发育,犹如母胎内之子。[十住...(术语)妙好之异相也。谓行者感得佛身并光华等种种妙好之异相。梵网经下曰: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指释尊所说之教法。与“佛教”同义,然则特用此称者,源于我国古来佛教与道教并称时,各取其教祖之名,称为释老,遂...非假谓之真,不变谓之如,离虚谓之实。真如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为法身、如来藏、法性、佛性等。此真如自性...一贪欲盖 二嗔恚盖 三睡眠盖 四掉悔盖 五疑盖 次三毒而辨五盖者。若论三毒之体。岂异五盖。但科目不同。名字增...【过患想】 p1222 瑜伽八十六卷五页云:过患想者:复有二行。谓于诸行,思惟无常、及思惟苦。...(名数)净土论所说,念阿弥陀佛五种之门:一、礼拜门,以身业而向阿弥陀佛之形像礼拜也。二、赞叹门,以口业而称阿...(人名)Uttaramanas,婆罗门名。译曰上志。大梵志之贵族。见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下。...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断烦恼》,讲了当我们有了高素质,有了觉悟之后,我们就不会再去埋怨自己命运不好,并且不...问: 我们做事情,如果所执着的事情,不在烦恼的摄受范围,算贪吗?比如我们执着于西方极乐世界,和执着于世间种种...
无量劫以来我们在五欲六尘打滚,你说对五欲六尘能够通体放下,这是大丈夫气概,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他做不到,虽然...一个修行人修福要有忍性。忍一般分为法忍和生忍。生忍就是对一切有情众生对不起我们、诽谤我们、打骂我们的都能忍。...
由于释迦牟尼佛以悲愍心特别地留这部《无量寿经》作最后的救度,就能够知道这部《无量寿经》就是末法众生大总持的一...
【经文】:又若家内遇大恶病百怪竞起。鬼神邪魔耗乱其家恶人横造口舌以相谋害。室家大小内外不和者。当向千眼大悲像...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来福报转无量。(龙树菩萨说法要偈) 一、孝顺父母的意义 父母...
原文: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志诚。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此也是善根发现之相,切不可令其...
三种不坚易三坚法
【三藏法数】
[出本事经] 一不坚财贸易坚财谓一切世间财物。体非坚固。聚散无常。不可久保。若能持用布施清净梵行之人。远求无上安乐涅槃。或求当来天人乐果。即为坚固之财。永久不坏矣。是为不坚之财贸易坚财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二不坚身贸易坚身谓父母所生之身。乃四大假合而成。危脆不实。体非坚固。生灭无常。不可久存。若能持守五戒。清净无染。修习菩提无上之道。以证金刚不坏之身。是为以不坚身贸易坚身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
上篇:三轮体空 | 下篇:三聚戒 |
(术语)Śrāmaṇerika,译曰勤策女。...
托事观
十王
世间八心
大悲胎藏
好相
释教
真如实相
五盖
过患想
五念门
优多罗摩纳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随顺世缘除烦恼
【推荐】不在烦恼摄受范围的执着是贪吗

让我们轮转不休受痛苦的就是五欲
法忍和生忍

《无量寿经》不可思议的独特的地位

家中有恶病口舌,当诵大悲神咒
孝顺父母的方法与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