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Uttaramanas,婆罗门名。译曰上志。大梵志之贵族。见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佛尝以金杖与裂裳,悬记小乘十八部之分派。据俱舍颂疏注记载,频毗娑罗王,梦见一[叠*毛]裂为十八片,一金杖斩为十...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圭峰宗密所分五种禅之一。指达磨所传之禅。又作如来清净禅、一行三昧、真如三昧。宗密分禅为五种,为别于外道禅、凡...波罗奢,梵语 palā?a。意译赤花树。为印度婆罗门教之圣树。树干可制诸种圣器,树汁赤红,可制药或染料,叶大色青;...(一)位于河南洛阳西南十四公里,龙门山东崖。建立年代不详。或云北魏熙平元年(516)所建。一说此地为唐代日照三藏...(术语)根本无明动静心之体,而生业转现之三细相,此位之惑心微细,而心王心所不相应,谓之不相应心。见起信论。...【如实智】 p0575 无性释六卷七页云:了知假有实无所得决定行智,方便果相,名如实智。...亦名:杀人戒人命、人命 子题:命根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人命者,谓杀境也。(一、释人)所言人者,仁也;仁者...谓十一种不同之生类。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生、无色生、有想生、无想生、非有想生、非无想生等十生,加一...【杂秽语恶行】 p1413 集异门论十卷六页云:云何杂秽语恶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杂秽语者,说非时语,非实...三类境是慈恩宗关于辩认一切境相(唯识四分中的相分)的学说。三境是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它的名义和性质,如《成唯...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无始以来,众生以颠倒分别妄执诸法为常,五欲为乐,自他众生实有存在,身体清净,即常乐我净,从而滋生重重烦恼,如...
在《高僧传》讲到唐朝有一个叫僧藏法师的。这个僧藏法师出家以后,白天修福,晚上念佛。他的修行就是两个重点,修福...
因果报应,是宇宙间永远不会改变的永恒真理。不管人们用多少科学理由论证人死灯灭;也不管多少名人专家学者用创造出...有位花匠,他家院子里的一棵葡萄树今年结了不少葡萄,那花匠很高兴,便摘了一些准备送给别人品尝,让他们一起来分享...淫欲是一切罪恶、耻辱、灾祸、疾病、痛苦、烦恼、失败、衰弱的总根源。一切唯心所现,业力感现:母猪在公猪眼中是大...
当我们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时候,我们会发觉这当中有一句话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佛的意思是觉,就是智慧的意思。佛法的教育是从智慧的立场及态度,来推动慈悲的教化功能。 慈悲是什么?慈是予乐─...社会上,由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因此世间得以运转不息;人类,因为身、口、意三业造作各种善恶行为...
优多罗摩纳
【佛学大辞典】
上篇:冢间第一 | 下篇:优伽 |
(术语)法华六瑞之一。佛于法华经前,说无量义经,为说本经之缘,是为说法华之瑞相也。...
裂裳金杖
修证
最上乘禅
波罗奢树
香山寺
不相应心
如实智
大杀戒人命
十一生类
杂秽语恶行
三类境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对治贪心的不净观及异体观的修法

临终的往生,取决于心中的爱取

现代人的报应,为什么来得快来得猛
用温柔优雅的态度来生活
别被淫欲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