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善达法界】 p1141 瑜伽九十四卷三页云:诸有获得无碍解故,名句文身、随欲自在;是故说名善达法界。由于法界善通...指我国佛教界于每月之十斋日每日所礼敬之一佛或菩萨。即:初一日为定光佛,八日为药师如来,十四日为普贤菩萨,十五...种种事理,不出一心。故须谛信一心,乃为究竟。一心者,一念之心也。心性周遍,虚彻灵通,散之则应万事,敛之而成一...梵语 svabhāva-kāya。又作自性法身(梵 svābhāvika-dharma-kāya)。乃三身之一,四身之一。指自性本有之身,非...【衰退】 p0946 瑜伽八十四卷十页云:言衰退者:念智能等,无多能故。 二解 如老差别中说。...【非聚】 p0711 大毗婆沙论三十二卷一页云:问:何故择灭亦名非聚?答:离诸聚故。谓说有为无住相者。彼说有为...【四种理趣言教义】 p0459 显扬二十卷四页云:复有四种理趣言教义。一、差别理趣言教。二、建立理趣言教。三、无异...选集百缘经二曰:尔时诸罗汉六万二千将诣拘毗罗国,彼诸民众,禀性贤善,仁慈孝顺,意志宽博。于时如来作是念言:吾...为江苏镇江之东,孤峙在长江中之小岛屿,与南岸象山对峙。又称谯山、樵山、浮玉山、银岛。传焦山之名始自后汉处士焦...【无恼害乐】 p1061 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无恼害乐,应知略说,复有四种。一、出离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天名)又作护世四王。持国,增长,广目,多闻之四天王也,此四天居须弥山四方之半腹,常护持四天下,故名护世,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经文往生正因当中,这个「十念必生」是为中下根机而发的愿,摄受中下根机;这个「临终接引」第十九愿是为了上根机的...一个中年人,年轻时追求的家庭事业都有了基础,但是却觉得生命空虚,感到彷徨而无奈,而且这种情况日渐严重,到后来...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分享佛经的故事。 在生活中我也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提问,或者说倾诉...问: 学佛人如果都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摆在第一而无暇参与义工活动,那寺院如何进行各种慈善义务工作?我们该如何在...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问: 现在密宗很兴盛,许多修密宗的人看不起念佛法门,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大安法师答: 我们对密宗的修持本...
引生修学的动力,就是所谓的精进。有些人刚开始学佛是很精进,但是慢慢的,行就没有力量,我们说老参没有力量。为什...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我们无始劫来这个妄想,不管对今生的爱取...
二种观
【三藏法数】
[出禅要呵欲经] 观即定心运想之谓也。修行之人。未得正定。于不净法犹生染心。故作此二观。遗其着心也。一死尸臭烂不净谓修行之人。于闲静处运心观想。死尸臭烂不净之相。心生厌恶。我身不净。亦复如是。云何着是色欲。贪求无厌。况命如电逝。须臾难保。一息不来。与彼何异。由观臭烂不净。而贪着之心自息。是为死尸臭烂不净观。二闻法忆想分别观谓修行之人。虽闻法要。未有空慧。贪爱因缘。炽然未息。故须忆想自身。以骨为柱。以肉为泥。毛发爪齿。皮膜筋血。聚以为身。饥寒
上篇:二食 | 下篇:二见 |
(经名)一卷,失译。与鹦鹉经及分别善恶报应经皆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兜调者,婆罗门名也。...
善达法界
十斋日佛
一心
自性身
衰退
非聚
四种理趣言教义
帝释为佛造讲堂
焦山
无恼害乐
护国四王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往生的最低标准--第18愿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水牛王的故事
念佛与义工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莫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如何看待修其他宗看不起净土法门

突破障碍,超越自我,舞出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