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善有三障】 p1140 辩中边论上卷十一页云:善有三障。一、无加行。二、非处加行。三、不如理加行。...又作十斋日。即于每月初一、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十日持斋戒。地藏菩萨本...大乘之人所信理上有三,所信事上亦有三,即是三大: 一、体大 谓真如之理,体性平等,无不容摄,故名体大。 ...(术语)对于修成或修生之称。谓本来固有之性德也。依性宗之谈,则不论有情非情,其本性万德圆满,在圣不增,在凡亦...(一)即大乘戒。系以佛性为戒体,因佛性与自性无异,故称为自性戒。又作本性戒。如十善戒者,乃不待佛之制定而自性可...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与三昧相应的禅定,叫做正受。...【倒离】 p0946 因明入正理论云:倒离者:谓如说言:诸质碍者、皆是无常。如疏八卷十页释。...【非显】 p0711 大毗婆沙论三十二卷一页云:问:何故择灭,亦名非显?答:显、谓称赞。涅槃功德,智者极成,不...【四种得自体差别】 p0459 瑜伽五卷七页云:复次自体建立者:谓于三界中所有众生,有四种得自体差别。或有所得自体...(传说)智度论五十六云:问曰先言释者是字,提桓因者是天主,今佛何以不言释,乃命言憍尸迦耶?答曰:昔摩伽陀国中...谓一度入于无余涅槃界之二乘人再度发大菩提心而回向大乘。此为天台、华严等法性宗所说,唯识等法相宗之主张则异于此...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前面我们谈到了禅宗的历代祖师,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那么,行解相应就可以做祖师吗? 行解相应的话,要...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道场白华庵。今天要说的法叫三进三退法。 如果大家有关注到净土法门,我们常会讲说,净土...生命本需要凝视与倾听,凝视朝来暮去,看兴亡多少事;倾听物语人声,思聚散岂无凭! 生命本需要宁静与淡泊,宁静时...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已近2000年时间,除了变成中国最大的宗教流派,也令历代不少信徒用石刻、泥塑、木雕等多种手段在...
佛法与外道不同的是佛法讲心。而外道大都以心外求法。因而佛法成为究竟法门。 一个人如果心存慈善,在外相才露慈悲...某地有两个朋友离家外出,他们打算出外找些事情做,积攒些钱财,以便养家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半路上发现了一片繁茂...
父亲生前不信佛,临终非常苦,在医院里接受种种治疗后,奄奄一息,整个人瘦得脱了形。嘴里插着呼吸机,唇边全烂了,...
常有人问:佛教徒(或佛教)认不认为有命运的存在?答案是:佛教承认有命运这一回事,但是佛教所认知的命运,并不是一...
二食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一法喜食谓闻法欢喜。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是名法喜食。二禅悦食谓以禅法资其心神。而得禅定之乐。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是名禅悦食。
上篇:二答 | 下篇:二种观 |
(物名)Turuṣka,又作妒路婆。香名。楞严经七曰: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大日经疏七曰:妒路婆...
善有三障
十斋
三大
本有
自性戒
正受
倒离
非显
四种得自体差别
帝释宿因
无余还生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一切业障皆由妄想而生

三进三退的故事
匆忙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中国现存的古代大佛【组图】

此行能证得大福大慧优雅的容貌
背麻的人

我为不信佛的父亲助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