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无恼害乐,应知略说,复有四种。一、出离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四、三菩提乐。正信舍家,趣于非家,解脱烦笼居家迫迮种种大苦;名出离乐。断除诸欲恶不善法,证初静虑离生喜乐,名远离乐。第二静虑已上诸定,寻伺止息;名寂静乐。一切烦恼,毕竟离系;于所知事,如实等觉;此乐名为三菩提乐。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我我所】 我指自身;我所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故有此名。《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二足之一。为“智足”之对称。足,为进修之义。谓六波罗蜜中,除智波罗蜜外,所修施、戒等五波罗蜜福德之行,能庄严...(经名)摩诃吠室啰末那也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之别名。以此毗沙天王之仪轨,为般若斫羯啰之译故也。梵Prajācakra...【无见无对色何大种所造】 p1097 瑜伽六十六卷十二页云:问:世尊说有无见无对色,当言何等大种所造?答:若彼定心...【果已成满受】 p0811 瑜伽七十七卷十九页云:果已成满受者:谓现在受。...禅林规定以钵盂吃粥饭,称为行钵。又公示行钵排位(略称钵位)之名牌,称行钵排位榜。 p2564...即十七种境界。在修瑜伽行之际,依行者之行共有十七种境界。即:(一)五识身相应地,(二)意地,(三)有寻有伺地,(四...(人名)或云那伽波罗。此翻龙护,亦云象护。此比丘,现生亦证净法。增一阿含经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晓了星宿,预...(名数)一边罪难,先受具足戒而犯四波罗夷者,是为佛法边外,故曰边罪。二犯比丘尼,于白衣时犯净戒之比丘尼者。三...【喜谈世事虚度时日戒】 p1166 瑜伽四十一卷十一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爱染心,谈说世事,虚度时日...亦名:持戒标心分齐 子题:贼分齐、罪分齐、福分齐、道分齐 行事钞·持犯方轨篇:“约就所求四种。一、 贼分齐 ,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是散乱的心称念佛名,这样的福德善根都是不可称量的。前面蕅益...前言 所谓色身:乃是佛教一种述语,在一般人叫做身体,它是揽父精母血及四大种的地水火风所构成,而具有鼻目嘴等五...
记得弘老来时,是在旧历的四月十一那天,北方天气尤其是青岛,热得较晚,一般人,还都穿夹衣服。临来那天,我领僧俗...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上一句是教我们:评论他人要选取他的长处,婉转体谅他的不...
利行者,乃菩萨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称菩萨,未悟道之人,所行之行与菩萨行相同,亦称菩萨。前之喜舍,以财...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宫内的大殿里挤满了人,可大殿里的气氛却无比庄严肃...剃发:又作祝发、薙发、削发、落剃、落饰、落发、净发。《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载,悉达多太子发心,以利剑自剃须发...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了。修行最终是修我们当下这个心:自净其意,闲邪存诚。那这句...
无恼害乐
【法相辞典】
【无恼害乐】 p1061
上篇:无明因行 | 下篇:无下劣业 |
(杂语)禅院之语。答他之礼也。见象器笺十。...
我我所
福足
般若斫羯啰轨
无见无对色何大种所造
果已成满受
行钵
十七地
那迦罗
十三难
喜谈世事虚度时日戒
二持所求优劣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净土法门特点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往生在即时
斌宗法师《色身生活与法身生活》

倓虚大师记忆中的弘一律师

论人当取其长,做事先审其害

菩萨行利生之道
玄琬和尚的故事
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