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一卷十一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爱染心,谈说世事,虚度时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忘念虚度时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见他谈说,护彼意故;安住正念,须臾而听。若事希奇;或暂问他,或答他问。无所违犯。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未来世】 p0489 集异门论三卷十四页云:未来世云何?答: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术语)五种陀罗尼也。【又】(名数)五种之总持。密宗所立:一、闻持,耳闻一字之声,具悟五乘之教法,显密之差别...(术语)是名究极之真理之嘉名也。或曰真如。或曰法性。或曰实际。皆同体异名也。虽然,诸宗自有常用之语,华严约于...【五净宫地】 p0266 卽五净居天。瑜伽四卷三页云:复有诸圣住止不共五净宫地,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及色究竟...为“受生得”、“加行得”之对称。染,指烦恼。谓离烦恼时所得者,如出离下地烦恼时,即得上地之定。此乃显示净定、...丛林中,祝圣上堂或降诞会上堂,住持于上堂说法之前,必先焚香以表祝祷之意。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佛降诞条(大四八·一...(经名)一卷,宋沮渠京声译。末罗为国王名。有大石横于国王之道中,国中人民欲徙之而不能,佛现神通移之。因说四力...可畏为威,可敬为德。既有威又有德,叫做威德。...【佛陀波利】 唐云觉护,罽宾国人。忘身徇道,遍观灵迹。闻文殊在清凉山,远涉流沙,躬来礼谒。天皇仪凤元年,...(术语)梵语Asamasama,佛道及佛之尊号。佛道超绝无与等者,故云无等,唯佛与佛等,故曰等。维摩经佛国品曰:无等...(术语)多闻之库藏。涅槃经四十曰:是故我称阿难为多闻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在佛教经典记载中,原是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又称十六尊者。据经典说,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付,不...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代。 那么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深切的...
修行要在实行,不是口说就能起作用的。此事无形无相,佛在《楞严经》上说的见、得、了、证, 指亲见、亲得、亲了、...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经常对别人出言不逊。他的父母和朋友总是...两个同时进公司的新人,经历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后,一个由生手变成了熟手,另一个却因为表现不好而被辞退了。 说起来...近代有这样的例子,这个法师的名字不太好讲,因为不太好,他通过二十年的礼拜,因为以前业障障缘特别的强,走到任何...
信佛不能依佛之教法去行,则仍不能将佛性发挥出来。 佛之教法约有二: 甲、即为一切众生说明宇宙人生之真理者。 此...人缘不好者往往有一个毛病,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看人总是斜眼睛;回答问话时往往显出不耐烦的神情;即使在求教于...
喜谈世事虚度时日戒
【法相辞典】
【喜谈世事虚度时日戒】 p1166
上篇:喜足少欲 | 下篇:虚妄语恶行 |
(术语)三缚之一。贪欲之烦恼,缚有情之身心不使出离者。见华严孔目章。...
未来世
五持
诸法实相
五净宫地
离染得
祝香
末罗王经
威德
佛陀波利
无等等
多闻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十八罗汉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以三见阐明破三关

对别人最深的伤害是语言
知恩-感恩-报恩
慈法法师:拜药师佛能令见者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