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十卷一页云:云何虚诳语恶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虚诳语者、或在质谅者前,或在大众中,或在王家,或在执理家,或在亲友家,为令证故;作是问言:汝善男子、应自忆念。若知,便说;不知,勿说。若见,便说;不见,勿说。彼得此问,不知言知;或知言不知。不见言见,或见言不见,彼或自为,或复为他,或为财利,正知而说虚诳语,不离虚诳语。此中有虚诳语者:谓不离虚诳语者、不断虚诳语者、不厌虚诳语者、安住虚诳语者、成就虚诳语者、是名有虚诳语者。或在质谅者前者:谓或村落质谅者、或城邑质谅者、或邦国质谅者。如是等质谅者、若会遇,若和合,若现前,是名或在质谅者前。或在大众中者:谓或剎帝利众、或婆罗门众、或长者众、或沙门众。如是等诸大众、若会遇,若和合,若现前,是名或在大众中。或在王家者:谓有国王、辅臣围绕,若会遇,若和合,若现前;是名或在王家。或在执理家者:谓执理众、聚集评议,若会遇,若和合,若现前;是名或在执理家。或在亲友家者:谓诸亲友聚集言论,若会遇,若和合,若现前,是名或在亲友家。为令证故作是问言者:谓劝请彼说诚谛言。欲决是非,故共审问。汝善男子应自忆念。若知便说不知勿说。若见便说不见勿说者:谓令忆念先所受境、依实而说,可为明证。此劝诫者,若于是事、已见已闻已觉已知;便可宣说建立开示。若于是事、不见不闻不觉不知;勿谬宣说建立开示。故作是言:汝善男子应自忆念。若知便说不知勿说若见便说不见勿说。彼得此问不知言知或知言不知不见言见或见言不见者:此中不知言知者:谓耳识所受,耳识所了,说为所闻。彼实耳识未闻未了,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闻此等;名为不知言知。或知言不知者:谓彼耳识、已受已了,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闻此等;名为或知言不知。不见言见者:谓眼识所受,眼识所了,说为所见。彼实眼识未受未了,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见;如是名为不见言见。或见言不见者:谓彼眼识已受已了,而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见;如是名为或见言不见。彼或自为或复为他或为财利正知而说虚诳语者:此中彼或自为者;如有一类、自行劫盗、被执送王。王亲检问:咄哉男子!汝于他物,实作贼耶?彼作是念:我若实答;王定瞋忿,重加刑罚,或打、或缚,或驱出国,或夺资财,或复断命。我当自覆、自等覆,自藏、自等藏,自护、自等护,作虚诳语,可免刑罚。作是念已;便白王言:我于他物,曾不劫盗。愿王鉴照;我实非贼。如是名为彼或自为。或复为他者:如有一类、亲友作贼,被执送王。王亲检问,不得情实。为作证故;追检问言:汝之亲友、实作贼不?彼作是念:我若实答;王定瞋忿,令我亲友、重遭刑罚,或打或缚,或驱出国,或夺资财,或复断命。我为亲友,应覆、等覆,应藏、等藏,应护、等护,作虚诳语,令免刑罚。作是念已;便白王言:我之亲友、于他财物,曾不劫盗。愿王鉴照,彼实非贼。如是名为或复为他。或为财利者:如有一类、心怀贪欲,作是思惟:我当施设虚诳妄语,方便求觅可爱色声香味触境,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财。作是念已;即便追觅。由此因缘,作虚诳语。如是名为或为财利。正知而说虚诳语者:谓审决已;数数宣说演畅表示虚诳语言。是名正知而说虚诳语。不离虚诳语者:谓于恶心不善心所起恶行不善行所摄虚诳语,不离不断,不厌不息。如是语言唱词评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名虚诳语恶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非量】 因明用语,三量之一,心识三量之一。现量,即直觉知识;比量,即推论知识。似现量,略称似现,即对于所缘...【优波尼沙陀】 资中,此云尘性,以观尘性空而得道故。亦名优波尼杀昙。...【法性行】 p0760 瑜伽三十四卷十三页云:云何复由法性行故观无常性?谓卽所有变异无常,灭坏无常,别离无常,...憍慢之想。西方要决释疑通规(大四七·一一○上):“等心起敬,勿生慢想。”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二(大一二·七五...(异类)Mucilinda,又作目脂邻陀,目真邻陀,目邻,母真邻那,母止邻那,文真邻陀。龙王名。译为解脱。闻法而脱龙...【三种神变威力】 p0203 瑜伽三十七卷十九页云:诸佛菩萨,略有三种神变威力。一者、神境神变所摄。二者、记说神变...(术语)又曰顺化。谓僧之死也。随顺世法而示死之义也。见佛祖统纪。...又作三摩耶戒、秘密三昧耶戒、佛性三昧耶戒、秘密戒、三世无障碍智戒、无为戒。略称三戒,即住于三三平等之理,以本...是赞叹法华经教旨的话,法华经所说的一实之理,具有圆顿的功德,圆顿就是圆满顿速,功德既然圆满,成佛自然顿超迅速...梵语 punya-karma。指能招感人、天福利果报之有漏善业。据百论疏卷上之上所说,福乃富饶之义,修行善业能招感人、天...梵名 Tejorā?yusnīsah 或 Usnīsa-tejorā?i。音译帝儒啰施邬瑟抳洒。为密教五佛顶之一,八佛顶之一。又作火聚佛...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对于往生净土的行人来说,他很关心一个问题,就是在家居士都有妻子,那是不是非得要断淫欲呢? 这里就有一个观念要...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一天,佛陀与弟子们在外行化后,准备返回精舍。途中,佛陀突然离开大道,转而带领大众避入草丛。 对于佛陀这样的行...
【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一个居士问:师父,佛经说念佛诵经可以消灾健康,为什么我仍在生病?难道佛法不灵?我疑惑很大,不想学佛了。 师父...
【若诸有情,心多懈怠,劝修精进。】 若诸有情,心多懈怠,精进不起来,给他讲精进度。 【若诸有情,心多散乱,劝修...
夫不体道本。没溺生死。处胎卵湿化横竖飞沈之类。于中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尘。于人身中多生边...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子本寂(840-901)先后在江西宜丰县洞山、吉水县曹山弘扬一家...
虚妄语恶行
【法相辞典】
【虚妄语恶行】 p1167
上篇:喜谈世事虚度时日戒 | 下篇:虚空容受三业 |
亦名:不污手捉食器戒开缘、污手捉食器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有病,或草上受,叶上受,洗手受者。...
非量
优波尼沙陀
法性行
慢想
目支邻陀
三种神变威力
顺世
三昧耶戒
一实圆顿
福业
光聚佛顶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要生起厌离心,须作七种不净观

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
黄金贼

【推荐】12个经典禅意故事
佛法为什么不灵

吃素跟忍辱关系很大

心外有法,生死轮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