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经论三卷十九页云:又如虚空含容一切身语意业者:如太虚空、虽无作意;而能容受有情三业。身语二业、有形碍故;可须容受。意业云何?非无形质,有对碍故;须他容受。即以此事名为容受。谓彼生时,不为障碍。有对碍物,亦以生时无障碍故;说言虚空之所容受。此法亦尔。生时无障,而得生故;亦得说言虚空容受。又有对物、无对碍时,容受余物,得往来故;依此法上,假立虚空。意业亦尔。将欲灭时,容受余物,令得生起;何为不得依此法上,假立虚空。若异此者;实有虚空、遍一切处;云何容受。若体实有不障碍故余法得生名容受者;一切无色实有体法、皆无障碍,幷能容受;应名虚空。余处说言唯色无故名虚空者;就世共知麁相而说。是故虚空容受三业,亦无过失。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北本涅槃经中之四句。释尊于过去世为雪山童子时,由罗刹口中听闻(大一二·四五○上)“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二句...(地名)Cāmara又作遮摩罗。瞻部大洲边二中洲之一。俱舍论十一曰:瞻部洲边二中洲者:一遮末罗洲,二筏罗遮末罗洲...又作十大三昧、十三昧。十,乃表示数之圆极;大三昧,表示行愿满称法界之定。即说普贤之深定妙用无尽。据新华严经卷...(杂语)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子题:毗佉论、声明论 戒本疏·解开名义:“又应须知,梵字之本也。天地初辟,未有人物,色有梵王,降生此土。仍传...清净有七种,谓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智见清净、行断智见清净。...化主之一。于禅林,多担任劝化读诵阿弥陀经之职。现今丛林已不存此职。禅苑清规卷四(卍续一一一·四四八下):“华...(人名)佛弟子名。华严经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员善知识,末后到弥勒阁,按善财于东洋紫竹林参观世音。乃第二十八参,...(术语)外相虽异而其本性则一。故曰一体。涅槃无名论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法界观曰:情与非情共一体。...梵语 duhkha-vedanā。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受者,领纳外境之义。境有顺、违、俱非三境,故受有苦、乐、舍三受。逼...(一)法身,指佛之自性真身;如来,为佛之尊称。法身虽无去来,然依隐没之如来藏显现为法身,故称如来。释摩诃衍论卷...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一向和风日丽的舍卫国,有一天忽然阴风惨惨,乌云密布。几个时辰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阴暗的乌云中竟落下血水,...许多年前,有个求道的年轻人,为了获悉人生的道理,不辞辛劳,长年累月,跋山涉水到各地探访有道之士,寻求答案。时...
问: 法师,诵经的时候是随文入观,还是就一字一字地往下念? 宏海法师答: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你随文入观入的是...问: 师父,我有个问题,就是对我们已经过世的父母。我们现在知道这个净土法门,我们在生的时候念阿弥陀佛,可以去...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生活中,我和许多人一样,总是惯于从身外寻找参照物,喜欢和别人一比高低,凡事不甘人后,虽明知心灵会由此受到系缚...
过去有一句话叫: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有四个人在一起谈个人的理想。其中有个人说,我最...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
虚空容受三业
【法相辞典】
【虚空容受三业】 p1169
上篇:虚妄语恶行 | 下篇:奢摩他支 |
【苦故无我】 p0843 瑜伽六十七卷十四页云:复次由五因缘,若苦、卽无我。一、离苦诸行,我、不可得故。二、彼...
雪山偈
遮末逻
十定
那由他
梵字之本
七种清净
弥陀头
善财
一体
苦受
法身如来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纵有积山之罪,亦有冰消之期
心灵的漏洞

诵经时如何随文入观
大安法师:如何拯救已过世的父母

持戒的方法次第
真我与假我

欲望的越位导致了很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