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Tejorā?yusnīsah 或 Usnīsa-tejorā?i。音译帝儒啰施邬瑟抳洒。为密教五佛顶之一,八佛顶之一。又作火聚佛顶、火光佛顶、放光佛顶、光聚佛顶轮王。位于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中,中尊释迦牟尼佛右侧下端之第四位。盖以佛之光明聚集众生,故称光聚。密号为神通金刚。其形像为身呈金色,坐赤莲华上,右掌侧竖,屈无名指、小指,左手置腰间,持莲华,莲上有佛顶形。有关其身色、莲座等,在其他诸经轨另有异说。三昧耶形为莲上佛顶形(或黄莲华上之宝形)。在大日经卷四、四部仪轨中载,其印契为:虚心合掌(手印的印母之一),二无名指、二小指等之指甲相合入掌中,二食指附着二中指之背,并竖二拇指,即成为佛顶之形。又常念诵此尊之功能,为能破坏世间、出世间真言之威力,驱除难伏之鬼魅,可成一切之大佛事。其真言,据广大、玄法寺、青龙寺等三仪轨载,为:归命怛陵(trīj,种子)帝儒啰施(tejorā?i,光聚)邬瑟抳洒(usnīsa,佛顶)娑缚贺(svāhā)。[菩提道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一、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上、大日经疏卷五、卷六](参阅“八佛顶”283、“五佛顶”1094) p218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流派)外道之种类。大日经所说三十种外道中有建立净外道与不建立无净外道两种,是曰建。爪者,长爪梵志,外道名。...(术语)随十方众生之意业而普示现其身也。如妙音菩萨观音菩萨是。...法相宗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称为“一本”;其他释论为支论,支论有十,称为“十支”。此十支论即:(一)百法明门论,...梵名 Sarvamedha。又作诸祠。为印度婆罗门教僧侣出家前所举行之一种祭祀,为期十天。要求祭祀者将财产与妻子眷属布...(术语)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众生,化缘既尽,于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1、反省的意思。 2、指病人垂死时突然稍微好转的现象。...(名数)释迦佛入灭至弥勒佛出世之年数也。菩萨处胎经二曰: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王下成无上...【从业所生】 p1030 雑集论八卷十页云:云何从业所生?是诸有情,远离无因恶因,唯从业所生故。谓诸有情,远离无因...【非心所法】 p0713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非心所法云何?谓若法,心不相应。此复云何?谓色、心、心不相应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名数)以日月之四翳譬四结也。一云,欲结也。二风尘,瞋结也。三烟,痴结也。四阿须伦,利养也。云等四翳使日月不...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这四种是根本。我们这几天尽讲行,行的时候应常念:人终究是会死...
每一个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识--了别,每一个人的生命的色心的活动状态,不会完全一样,这...
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准则。普贤十大行愿,约因来说,就是正因佛性(即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大菩提心);...问: 在这个斗诤的世界里,如果太善良是会被欺负的。我们不可能百依百顺,不管是怎么样都会自我保护。怎样算是恒顺...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沙门即通常所说的出家人,这一句经文对出家人的...最近好几个居士都问我同样的一个问题:皈依之前,生意也还顺手,身体也还可以,为什么皈依之后,生意也下滑了,身体...
《劝发增上意乐经》云:若乐睡眠与昏沉,痰癊风病及胆疾,其人身中多增长,令彼诸界极扰乱。若乐睡眠与昏沉,集饮食...我们看到《无量寿经》里面讲边地疑城有这么一种情况,边地疑城是中辈和下辈都有边地疑城,是有一个人(念佛行人)曾...
光聚佛顶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光网童子 | 下篇:光台现土 |
【随眠】 为烦恼的异名,烦恼随逐我人,令入昏昧沉重的状态;其活动状态微细难知,与对境及相应之心、心所相互影响...
建爪
十方业普现色身
一本十支
全祭
涅槃相
回光返照
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从业所生
非心所法
虚空界
四结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推荐】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太善良会被欺负,该怎么办

出家出的是什么家
皈依后的磨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