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称为“一本”;其他释论为支论,支论有十,称为“十支”。此十支论即:(一)百法明门论,又作略陈名数论。本论系略录本地分中之名数,而以一切法无我为宗。(二)五蕴论,又作粗释体义论、依名释义论。以上二论为天亲所造。本论略摄本地分中之境事,而以无我唯法为宗。(三)显扬圣教论,又作总苞众义论。无著造。乃错综瑜伽十七地要义,而以明教为宗。(四)摄大乘论,又作广苞大义论。无著造。总括瑜伽深密法门,诠阿毗达磨摄大乘一品宗要,而以简小入地为宗。(五)杂集论,又作分别名数论、广陈体义论。无著等作。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而以蕴处界三科为宗。(六)辩中边论,又作离僻彰中论。本颂为慈氏菩萨造,释论为天亲造。本论叙七品,以成瑜伽法相,而以中道为宗。(七)二十唯识论,又作摧破邪山论。释七难以成瑜伽唯识,而以唯识无境为宗。(八)三十唯识论,又作高建法幢论。以上二论之本颂为天亲所造,三十唯识之释为护法菩萨等十师所造。本论广诠瑜伽境体,而以识外无别实有为宗。(九)大乘庄严论,又作庄严体义论。本颂为慈氏造,释为天亲造。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而以庄严大乘为宗。(十)分别瑜伽论,又作摄散归观论。慈氏造。本论未汉译,若援解深密经中之分别瑜伽品为例,则以止观为宗。 p2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不苦乐受】 p0325 成唯识论五卷十四页云: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乐受。...(地名)西域国名。相当于现今之乌什。在新疆天山之南麓,疏勒之东北,阿克苏之西。梁高僧传罗什传下谓为龟玆之北界...(名数)智度论二十六明佛十八不共法中说六无减:一欲无减,欲度脱众生之欲心所也。二精进无减,为度众生勤而不倦之...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六缘犯。多论云:一、尼家三众;二、共期,除偶相值,或期不许,不离闻处;三、同一道;四、...【摩诃罗】 此云无知。律中,阿难摄众无法,迦叶诃言年少。阿难言:我今头白,何故名年少?答云:汝不善察,事...谓上根之人,以圆妙之智照了性境圆通,无始无终,非浅非深,不有不空,无法不备,无处不通。是故一处证入,则一切处...(书名)十卷,明宋濂蓍,袾宏集。...燃于佛像前,昼夜长明不熄之灯。又作续明灯、无尽灯、常夜灯、长命灯、常明灯。燃灯原为供佛之用,而佛乃获得大觉悟...谓禁绝屠杀畜类。史载我国断屠之制,起于唐高祖。初断屠杀以顺节令,或于帝王生日下诏断屠,以长福德。后佛法兴隆,...【自性善】 指本质即善之法,为四种善之一。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等三善根,不待相应及其余之等起,其体性本善...凡十卷。隋代那连提耶舍译。为大方等大集经日密分之同本异译。内分十三品,叙述佛陀在王舍城宣说不净之因缘与舍摩他...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一、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有人刚过花甲之年,就不断暗示自己老...
问: 《地藏经》里的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密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是什么意思?请慈悲开示。...堵车时最不该做的事 所谓放下执著,并非指不生活了,饭也不吃了,觉也不睡了。这不叫放下,乃为另一种执著。人活在...有一个婆罗门生养了一个瞋心很重的女儿,经常触怒婆罗门,惹他生气。 有一次,女儿又把婆罗门气得七窍生烟,因而萌...
过去有一位受持五戒的优婆塞,他的亲友很认同婆罗门的修行方法,对于婆罗门穿着破旧的衣服、以火烧身等苦行,以及平...
念观音圣号要知道怎样名为观音?应顾名思义,因义知名。又者名实相称,因果相称。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有六步功夫。...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由母亲承当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的模式下,这个命题不无道理。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家庭教育中父爱...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 ...
一本十支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句截流万机寝削 | 下篇:一玉 |
二烦恼者: 一、根本烦恼 贪、嗔、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为一切诸烦恼生起之本。 二、随烦恼 忿、恨...
不苦乐受
温宿
六无减
与尼同行戒犯缘
摩诃罗
一证一切证
护法录
长明灯
断屠
自性善
大方等日藏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忘了这些,会使你年轻

《地藏经》的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是什么意思
堵车时最不该做的事
杀掉嗔恨

心无染着名为少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