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论犯六缘成:若离余衣,但得小罪;是以第一,体是三衣。若元不持,亦无离犯;是以第二,作法...为佛之德名。佛说幻化之事,能为幻化之事,故称幻师。大集经卷十九(大一三·一三一上):“说一切法如水月,我今敬...(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说树提伽长者之福德及往昔之因缘。...(术语)佛之尊号也,佛能以正法说与众生,故佛为正法之所依也。胜鬘经曰:佛为正法依。同宝窟中本曰:佛能以正法授...梵语 kāma-dhātu,巴利语同。指有情生存状态之一种,又指此有情所住之世界。欲界与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即合地...为双身毗沙门之片身。双身毗沙门,通常为毗沙门天(多闻天)与吉祥天之不二冥合,于密教中,分别象征胎藏界与金刚界...初禅 二禅 三禅 四禅 虚空处 识处 少处 非有想非无想处 灭受想定 次十六特胜。而辨通明禅。此禅竖深横细。...谓不须累劫修习,而能速得成佛。此系华严宗之说。华严经孔目章卷四载有五种疾得成佛:(一)依胜身一生即得,“胜身”...梵语 ?arana,巴利语 sarana。又作皈依。指归敬依投于佛、法、僧三宝。归依之梵语含有救济、救护之义,即依三宝之功...为天台宗十乘观法所观之境。又作止观十境、十种观境。即:(一)阴界入境,又作阴入界境、阴入境、阴妄境。即以五阴、...金刚般若经取着不坏假名论云二利: 一、自利 谓于如来所说经典,自能受持读诵,听闻思维,如理修行,成就胜果...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时长而苦重。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诸仁者,身见我执,乃人之大患,诸苦所因,轮...
在《法华经》里面佛陀告诉我们,释迦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他来到这个世间,是为了一件大事情。那这件大事情...
我们看等觉菩萨。 等觉亦名一生补处。谓所证觉体与佛相等,又望于妙觉,犹有一等故名等觉。 这个等觉菩萨就是一生补...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修身养性、处世做人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人有种种烦恼,烦就是烦闷、烦扰;恼是恼乱、热恼。烦恼就是感到烦闷苦痛、心神高度不安的心理。烦恼不去除,人无法...慈悲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懂得了慈悲可贵的人,就懂得去善待别人、包容别人,更懂得如何去爱惜别...
做出家人!我常常说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出家人就要有出家人的威仪幢相。 当小居士,现在不是什么都有...
末法时期,学佛的路上,有种种的困惑。学佛很久了,感觉没得到什么感应。精进念佛,到底能不能够往生?知道自己业障...
优波尼沙陀
【翻译名义集】
【优波尼沙陀】资中,此云尘性,以观尘性空而得道故。亦名优波尼杀昙。
上篇:优陀夷 | 下篇:周陀 |
【法处有七种】 p0763 大毗婆沙论十三卷十三页云:法处有七种。谓前四蕴、及三无为。于色蕴中,取无表色。三无...
离衣宿戒犯缘
大幻师
树提伽经
正法依
欲界
半天婆罗门
通明禅
疾得成佛
归依
十境
二利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佛弟子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何谓「等觉」、「妙觉」

中国三大处世奇书最精华30句
看清内心的种种烦恼
慈悲充实了生命

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