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缚之一。贪欲之烦恼,缚有情之身心不使出离者。见华严孔目章。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窣罗迷丽耶末陀放逸酒处】 p1253 俱舍论十四卷二十页云:如契经说:窣罗迷丽耶末陀放逸酒处,依何义说?酝食成酒...即释迦牟尼诞生之日。相传佛陀诞生之时,有龙王以香水灌太子之顶,故后世佛教徒于每年农历四日八日行浴佛之礼,称灌...(杂名)Paryāyatana,又作波衍那,译曰院。玄应音义十六曰:波演那,梵言波衍那,此云周团郭舍,院也。...全一卷。又称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华严还源观、还源观。唐代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祖述...三藏法数云十地者: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禅宗的话,是自然已有和不假造作安排的意思,与天台宗所说的当体即是同义。...(图像)其印与种子如大日经疏所言,其形像及功德,据所谓吒枳尼旃陀利经曰:尔时世尊于宝座上结跏跌坐。(中略)时...凡十卷,或二十卷。唐代窥基(632~682)撰。又称成唯识论疏、唯识论述记、唯识述记、述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全一卷。详称华严一乘法界图。新罗僧义湘(625~702)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系以三十句之七言诗,列出二一○字...指佛、菩萨不可思议之应现。应现,又作应化,即诸佛、菩萨因应各种机宜而化现种种身相威仪;其随缘之化现,不可思议...亦名:出罪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出罪法者,支条已倾,根本须拔;制僧二十方得弘持故也。”济缘记释云:“枝条...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修行的第一个就是靠语言文字的佛法产生观照,所以叫做名字,依止圣言量的这些名字。名字在娑婆世界主要是靠听闻,听...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应该具备两种态度内方、外圆。 内方是指应把握佛法的原则和自己的身分、立场,不要放弃自己的立...
人人都知道这个身体一定要死的,但没有一个人想到我明天会死吧?不会这样想的,没有人这样想的。本来谁也知道,寿命...佛说《楞严经》,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在阿难的戒体快要被毁坏时,佛陀令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前往救护阿...
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天因法师答: 在家居士不能叫僧团,居士称优婆塞、优婆夷,在...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担枷带锁者。 学僧:如何是邪恶为非的人? 峻极:修禅入定者...一、阿赖耶定义 梵语阿赖耶,华译为藏,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义。 1、能藏:谓此识能含藏染、净、善、恶、无记...舍卫城中,有一大臣名为须达,因乐善好施,常帮助孤苦无依的人,所以城中人民皆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长者见佛闻法后...
贪缚
【佛学大辞典】
上篇:贪瞋痴 | 下篇:贪浊 |
【重欲邪行】 p0869 瑜伽六十卷二页云:复次行不应行中,若母、母亲,委信他妻,或住禁戒,或苾刍尼,或勤策女...
窣罗迷丽耶末陀放逸酒处
四月八日
波演那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十地位
现成
荼枳尼形像
成唯识论述记
一乘法界图
妙应
忏僧残出罪法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
圣严法师《海绵精神》

在你最高兴的时候,苦跟着就来了
楞严咒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