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Paryāyatana,又作波衍那,译曰院。玄应音义十六曰:“波演那,梵言波衍那,此云周团郭舍,院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华严宗所说行境十佛之一。依心而成佛,故称心佛。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二(大一○·二七五中):“自心念念常有...【箺】 章安疏云:言伊字者,外国有新旧两伊。旧伊横竖,断绝相离,借此况彼。横如烈火,竖如点水,各不相续。...(饮食)又云腐烂药。南山旧律家依僧祇四分所说谓为大小便,义净新律家依有部律谓为人所遗弃之医药。僧祇律四曰:若...亦名:钝根依事忏 子题:律宗识名种相、性戒虽依教忏止免六聚、性戒、业道终须慧观、深褒、犯戒罪是违制业道罪是违...(术语)主要之道也。大宝积经百五曰:三世诸佛世尊要道。广百论释论八曰:是利自他正真要道。...(名数)唯识论立十波罗蜜,称曰十胜行,为菩萨十地之行法:一施波罗蜜Dānapāramitā,二戒波罗蜜 Śīlapārami...(杂语)Prakalā,译曰章。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钵刺迦罗,此云章也。章即章段,一章一段以明诸义。...(术语)励力而勤善事也。观佛三昧经六曰:念佛功力,自然开悟。六妙法门曰:心慧开发,不加功力。然则功力在我,我...(印相)十二合掌之第七,译曰归命合掌。大日经疏十三曰:合十指头相叉皆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如金刚合掌也。此...(术语)得在水中自在通行之微尘也。小于兔毛尘七分者。...(术语)又曰清净法界,真如也。真如之体离一切垢染故曰净,为一切世间出世间功德之所依,故曰法界。佛地论三曰:净...(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印光大师校印本)...
问: 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们赶快离开。出离很潇洒,灭火却很痛苦。请师父慈悲开示,怎...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但何谓命运,是谁主宰人的命运,又应该如何去改善...
很多的佛教修行人,大部分是比较欢喜修福报的。因为修福报感觉利润的回馈比较多一些。修智慧,一般人很难感觉有什么...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菩萨。又作遍吉菩萨。我国佛教四大...
彻悟大师(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大师的学修历程是基于儒学、历经禅教而终归净土的...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介绍的)的祖师爷要穿越到北宋时期。当时有一对夫妻,一般的老百姓在佛前虔诚的祈...
1、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释义: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和理由。...
韩国代表佛宝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过的袈裟),拥地两千余甲,另一代表法宝的海印寺(因收藏藏经木刻版全部),拥...
波演那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波逸提 | 下篇:波颇 |
(术语)如言无著,谓虽接于万境而一无所依也。是之谓无依道人。临济录曰:这个无依道人乘境出来。又曰:达六种色声...
心佛
箺
陈弃药
事忏属钝根
要道
十波罗蜜
钵刺迦罗
功力
钵啰拏摩
水尘
净法界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文珠法师《改善自己的命运》

佛法是依靠智慧成就解脱,而不是福报
普贤菩萨名字的由来

净土法门的十种信念与八大要领

北宋高僧四明知礼法师

这些名言都是有后半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