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其印与种子如大日经疏所言,其形像及功德,据所谓吒枳尼旃陀利经曰:“尔时世尊于宝座上结跏跌坐。(中略)时从地涌出白辰狐王,白形色朗满白净如白雁王,现顶上孔雀鸟,颈悬宇头宝珠。(中略)尔时佛言:今此会中有一菩萨,名为辰狐王菩萨,是则贫(贫字或为观字之误)自在菩萨生身也。虚空天下三昧形,有六臂,是利六道众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以法界生之印印弟子,使决得大人之相也。义释十一曰:如王以印印之,一切信受。今以一切法界印印之,即法印...(杂语)名称上之便宜也。法华玄义一曰:定妙法前后者,若从义便,应先明法,却论其妙。下文云:我法妙难思,若从名...(衣服)袈裟之异名。消损烦恼之义。六物图曰:或名消瘦服,损烦恼故。...【意恶行】 p1207 如三恶行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三卷十二页云:意恶行云何?答:贪欲、瞋恚、邪行。复次诸所有不善...凡十卷。又作应庵和尚语录。宋代应庵昙华撰,守诠等编,孝宗乾道二年(1166)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内容包括...分,指时分;位,指地位。谓于事物或生变化之时分与地位。为显假立法之词。如波为水之鼓动分位,故波为假立于水之分...(地名)巴Kammasa,地名。长阿含经十曰:佛在拘流沙国劫摩沙住处。...金刚萨埵于密教中有多重角色,或指密教传法之第二祖,原为大日如来之内眷属,后为大日经之对告众,其后将密乘传予龙...位于山西介休县城西南绵山下。原称空王灵溪寺。后因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至此而回銮,故僖宗赐名回銮寺。五代时遭兵...世者,隐覆真理之义,可毁坯之义;俗者,流俗之义,顺于人情之义。三界中之一切事,皆不离此二义,故曰世俗。...僧团中处理僧诤之法。即将关于僧团内之诤事,于僧团集会时,提出处理之谓。被诉讼之比丘,于比丘集会时,依所规定之...佛说弥勒下生经...维摩诘所说经...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
学佛,第一个叫破除我执,要懂得这个身体不是实有的,是地水火风和合,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不生不灭才是真象。...
四面佛并非佛教的佛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泰国人所信仰崇拜的宗教大多是佛教,当今约95%的泰国人是佛教徒。但...从佛教的立场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正确的因果观念。但是,从因到果必须有因缘的配合,所以,有时候犯了重罪...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道:你没有天理!一个反驳道:你没有良...
信愿持名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阿弥陀经》中为什么要三番劝愿,不断地劝,劝一次还不行,还要劝第二次,...
如果我们看过戒律就知道,佛在世的时候比丘尼僧团有一个叫莲华色比丘尼,她是一个阿罗汉比丘尼。这个比丘尼,其实她...
现在我们关键是要认识五根放逸的过患,一定要在这上面反复衡量。以前的人讲几句就很明白,就会按这样去做。但是今天...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乃从小失教所致。小时失教,大了便难成器。汝际遇如是,但当仰念汝父母,汝兄之故,勿生烦恼,...
荼枳尼形像
【佛学大辞典】
上篇:荼吉尼 | 下篇:荼毗 |
(譬喻)不知己衣里系珠,贫穷求衣食之喻也。大日经疏四曰:系珠毒鼓之缘,岂当己乎?...
大人相印
名便
消瘦服
意恶行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
分位
劫摩沙
四重金刚萨埵
回銮寺
世俗
诉讼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信心铭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哪里

泰国「四面佛」其实不是「佛」
圣严法师:重罪轻受与定业难转

【推荐】一言折尽平生福

此间犹如火宅,赶紧移民极乐

佛法不怕你烦恼重,怕的是你没有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