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名数)横死有九因:一、不应饭而饭,即不可食而食也。二、不量食,食无节制也。三、不习食,食不习食之食也。四、...【诸行非断非常】 p1350 瑜伽八十五卷十二页云:复次由三种相,应知诸行非断非常。何等为三?一、以无住行为因故,...梵名 Prajāpāramitā-hrdaya-sūtra。全一卷。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心经。玄奘译。收于大正...【增上慧住】 p1315 瑜伽七十九卷二页云:云何增上慧住?谓诸菩萨,卽依如是增上心住,从此以上,随所安住,渐能获...(术语)自作善恶之业而自受苦乐之果也。正法念经七,狱卒呵责罪人说偈曰:非异人作恶,非人受苦报,自业自得果,众...梵语 upāya-pāramitā。为十波罗蜜之第七。音译沤波耶波罗蜜。又作方便善巧波罗蜜、方便胜智波罗蜜。可分回向方便...禅林用语。谓为行慈悲,完全与尘世众生和合,以化导众生行善止恶,达到济度之目的。乃第二义门之施设,慈悲方便之作...修空无边处的禅定。在人间修得这种禅定的人,死后便生到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去。...【修定】 p0899 集异门论五卷十七页云:修定云何?答:于诸善定,亲近数习;殷重、无间、勤修不舍。是名修定。...指以香木之粉末加糊而成细长如线之香,可于佛前长时焚薰。又作仙香、长寿香。或单用线香,亦有于线香上加覆香末而共...【缘识】 p1298 辩中边论上卷四页云:缘识者:谓藏识。是余识生缘故。...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
一、持戒与念佛的关系 1、三学为学佛修净之根本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怨的声音,有的是抱怨配偶不体贴、孩子不听话,有的则是抱怨老...
佛经是指佛像三藏(经、律、论)中的经藏。经藏通常是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于后世结集之经典。佛经是众生离苦得乐的指南...
不论地藏法门、观音法门、念佛法门等等法门,都是提供进入佛法的一种途径。门是通达的意思。哪个门都可入,至于选哪...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左持利剑烦恼断 右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
母亲陈玉英(10262014),法名觉玉,临洮县八里铺镇下街村民,生育四子一女。年轻时即喜闻经听法,随老人入寺拜佛,...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带着他的七个徒弟来到一块麦田前,对他的徒弟们说:你们现在从这块田地里走...乘车时遭遇交通堵塞,不知何时才能通过下一个路口;孩子不听管教,让往东偏往西;下属交来报告,却和自己想像的完全...
辩才(唐朔方)《净土往生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辩才。俗姓李襄阳人。母氏怀之。倏恶荤茹。至其诞夕。香气盈室。七岁依岘山寂禅师出家。十六落发。隶本州大云寺。次乃周游列郡。博穷经籍。后闻长安安国寺怀威律师法门。具瞻身就请业。遂有大成。唐天宝十四年。玄宗皇帝。以北方之人禀。气刚毅积成风俗。列剎之中。多习骑射诏。才为教诫。临坛以调习之。至德初肃宗即位。宰臣杜鸿渐等。奏住龙兴寺。诏加朔方管内教授。俾其训励。以革讹风。禄山干纪血腥河洛。才乃托疾。绝音不语凡三年。禄山兵败。肃宗叠降玺书。以形褒美。大历三载。诏充章信寺大德。时府帅虢国常公。与护戎任公。虽仰才名未揖。其实及亲道论。弥加心服。才于净土。潜修密进二十许年。未尝言于人。及交任公乃曰。才以幻身。已及颓龄。龄尽身死。必生净土。期遂所生非十年耶。十三年秋有疾。至于暮冬八日。谓弟子曰。汝诣任公言之。向之所期已及十年。公无忘焉。弟子以其言白之。公曰。岂师之别我耶。骤约常公省问之。二公及门。或报之曰。任公至也。才曰。至则吾其去矣。乃自趺坐。湛然云灭。时邑子石颙。从役城上闻其音乐西来合奏。又闻诸妙香气。由西散下至清于旦。益又盛之。
上篇:僧衒(唐并州)《净土往生传》 | 下篇:法照(唐五台)《净土往生传》 |
俱肥罗,梵名 Kuvera,或 Kubera,意译为不好身。又作鸠鞞罗天、俱尼罗天、俱尾罗天。四天王之一毗沙门天之本名,或...
九横
诸行非断非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增上慧住
自业自得
方便波罗蜜
和泥合水
空无边处定
修定
线香
缘识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印光大师开示持戒与念佛
圣严法师《感谢抱怨的人》

经书怎样摆放才如法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

文殊菩萨——诸佛之母菩萨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