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即菩萨十地中之初地,此为天台宗之说。为欢喜地之别名。据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载,修行者已得四念处,则住于...全一卷。又作竺仙和尚天柱集。元代临济宗杨岐派僧竺仙梵仙(1292~1348)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竺仙和尚语录内。文...【疑】 谓对迷悟因果之理,犹豫而无法决定的精神作用。即对于佛教真理犹豫不决之心。小乘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上...(物名)禅林之目。印纸之类也。以小片纸朱印其寺号谓之印纸。见象器笺十六。...【识无边处定建立】 p1437 显扬二卷八页云:又如经说:超过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超过一切虚...谓有一类。应供养者而不供养。应恭敬者而不恭敬。应尊重者而不尊重。应赞叹者而不赞叹。应问讯者而不问讯。应礼拜者...又称二鼠啮藤喻、七喻。或单称白黑二鼠。鼠,梵语 mūsika 以白、黑二鼠譬喻一月中之白月、黑月,或譬喻一日中之昼...(杂名)译曰牛粪。出饰宗记五末。...(术语)胎藏界曼陀罗之中台八叶院也。此为大日如来之本体,由此出生四重之曼陀罗,故曰胎藏。胎藏界之名基于此。...【长】 p0799 成业论二页云:卽于和合诸聚色中,见一面多,便起长觉。...【圣谛】 p1225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三页云:复言:世尊!如是圣谛、于圣非圣,皆悉是谛;何缘如来惟说圣谛?世...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要知道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在恶道里没有能力解脱,完全靠我们以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修行,来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但...问: 《楞严经》中佛问阿难心在何处?心是不是大脑,大脑是不是心?心和大脑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心能觉知,大...佛法使我们的心开放,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赋予我们全新的生活观念。 一、敦伦尽份 一个信愿念佛的三宝第子,怎样在...
我们都在学习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时候,都是唯恐不深不妙。但如果反省一下自己,就会发现,在指导怎么样去落实...
你看报纸上面说,全世界大概有死亡人数里面占到15%都是死于血癌。中医和西医几乎都是无法治疗的。如果从药师咒的角...
关于念佛得往生的,出家、在家、男、女、老、幼,临命终时种种瑞相,都已载在往生传内,这种例子已不胜枚举。我出家...
我们的财富,往往都是通过布施行善等等方法积累下来的。无论我们用什么方法赚钱,赚到的都是自己过去积累的福报。超...佛光禅师有一次见到克契禅僧,问道:你自从来此学禅,好像岁月匆匆,已有十二个秋冬,你怎么从不向我问道呢? 克契...
僧衒(唐并州)《净土往生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衒。并州寿阳人。少念慈氏。期生于内院。至年九十。遇道绰禅师。以净土诱掖。未悟始回心焉。衒以迫其颓暮。积累之功不大。于是早暮。礼佛常千拜。念佛之号常万遍。寤寐勤策。兢兢而不懈者三年。真元九年有疾。至于大渐谓弟子曰。吾有漏人。方兹有疾讵意。阿弥陀佛授我香衣。观音势至示我宝手。由此以西皆净土境。吾其从佛去矣遂终。终之既七日。异香不散。并汾之人。因于净土发信焉。时汾西悟真寺。有启芳圆果二法师。昔尝以老敬衒。加又目击其事。乃于观音像前。忏露往咎。仍折杨枝。置观音手。誓曰。芳等若于净土果有缘耶。当使杨枝七日不萎。至期而杨枝益茂。芳果庆抃。以夕兼昼。不舍观念。后数月。一夕于观念中忽觉。自临七宝大池。池间有大宝帐。身入其中。且见观音势至坐宝华台。台下莲华弥满千万。阿弥陀佛。由西而来。坐一最大莲华。华出光明。互相辉映。芳等前礼问曰。阎浮众生。依经念佛得生此耶。佛告芳曰。如念我名。皆生我国。无有一念而不生者。又见其国。地平如掌。宝幢珠网。上下间错。又见一僧御一宝车逐。逐而来谓芳等曰。吾法藏也。以夙愿因故来迎汝。芳等乘车前迈。又觉其身坐宝莲华。又闻释迦如来与文殊菩萨。以梵音声称赞净土。其前又有大殿。殿有三道宝阶。第一道上纯是白衣。第二道上僧俗相半。其第三道惟僧无俗。佛指道上僧俗。谓芳曰。此皆阎浮念佛之人。遂生矣。汝奚不自勉也。芳果既寤。历与其俦言之。之五日二人无病。遽闻钟声。问之傍僧。咸曰不闻。芳果曰。钟声乃我事。非尔有矣。不顷刻二人同终焉。
上篇:雄俊(唐成都)《净土往生传》 | 下篇:辩才(唐朔方)《净土往生传》 |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业识,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业为动作之义。二,转识,业识一转而生能见之作用者。...
堪忍地
天柱集
疑
俵子
识无边处定建立
傲
白鼠喻
无沙矩摩
中胎藏
长
圣谛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
心和大脑有什么关系
敦伦尽份、苦乐随缘、感念佛恩

修行中种种的不顺障碍,跟我们的福报是有关系的

治病的根本方法是要息灭贪嗔痴

倓虚大师亲述念佛往生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