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证得和合智用差别者,谓证得最极清净法界一味故,于彼能依一切种妙智用一一佛功能等一切佛功能故。...指释尊超九劫而先成佛。据大宝积经卷一一一载,释尊与弥勒虽同时发心,然释尊依勇猛之精进力,超越弥勒九劫而先成佛...除盖障院三昧之异名。谓自发菩提心而证自心之实相。以马之阳根藏于腹中,如马之欲念生时根出,欲息之时根藏,譬如自...(经名)佛说五王经,一卷,失译。佛对五王说世间之八苦。五王同出家。...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门乃就“相”而言。如琉璃瓶,盛多芥子,隔瓶顿见。微细有三义:(一)所含微细,如芥瓶所含之芥...【想受灭无为】 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想与受就是遍行心所中的想、受二心所,行者入灭尽定,想、受心所不起现...指计执“声为常住”之主张。又称声常住论、声论师。为印度哲学之一派系,主张观念之恒常性,而计执声之常住;谓声音...(界名)实相无障碍土之略。...(?~1543)明代临济宗僧。禅灯世谱作正聪。闽中光泽人,俗姓奚。字无闻,号绝学,世称无闻明聪禅师。年十七出家,...(一)梵语 dvācatvārij?ad-aksaramukha。乃就梵文四十二字母而论其各自之义门;此为华严、般若二经所说观字义法门...(公案)碧岩十二则曰:有僧问洞山如何是佛?山云麻三斤。示禅之大道于言句不拘泥也。...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的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天竺的婆罗门种姓。龙树天资特别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听婆罗门诵读《吠陀》...问: 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挂念自己的亲人。怎么能放下? 大安法师答: 万缘放下、一心念...第一个,爱重。 这是对六度的功德特别的爱乐珍重。这个是偏重在自利。我希望离苦得乐,谁能帮助我呢?就是六度能够...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普贤行愿品》的第一大愿是礼敬诸佛,可见佛法修持要从礼敬二字起步。礼敬既是我们学佛的基础,也是学习做人的起点...当释迦牟尼佛在讲了《法华经》之后,稀有难遭,极为殊胜,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一切都授记成佛。当时有很多他方世界...在自我修链的过程中,当我们达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之后,一定要做到自我消融,才算是真正的自我完成,否则很容易产...
疑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疑】谓对迷悟因果之理,犹豫而无法决定的精神作用。即对于佛教真理犹豫不决之心。小乘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上乃能断除之。依俱舍宗,为六随眠之一,十随眠之一;依唯识宗,则属六根本烦恼之一。疑有二种:一、迷于理之随眠性的疑结,即对于诸谛理犹怀疑惑,阿罗汉已断除之。二、于事犹豫不决之处非处之疑,即对事疑惑,如于夜观树,疑为是人或为非人等,阿罗汉未断除之,然独觉于此则已有成就。一般广泛地包含非烦恼性之疑。故凡怀疑、犹豫不定之心理,皆以网譬喻,而称疑网。
上篇:慢使 | 下篇:疑心所 |
梵语 bhaisajya 之音译。意译作药。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五四·二二五上):“梵云晡提木底鞞杀社,晡提是陈,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