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指色界四禅定中,与未至定、中间定等“近分定”相对之四种根本定。又称四本静虑、四根本静虑、根本四禅。所谓根本定...《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亦称《西域行传》,十二卷,唐玄奘编译,辩机缀文。成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 (646)...(人名)唐中大云寺圆晖,研精性相。特深于俱舍一门。光宝二师后,有此人。作俱舍论颂疏,天下珍之。见宋高僧传五。...(杂语)弘布教法也。法华玄义十曰:如来布教之元旨。又曰:圣人布教,各有归从,然诸家判教非一。...十二光之一,即阿弥陀佛的光明,弥陀的光明,常存三世,恒照世间而不断绝。...自古为南北交通之要冲,位于湖北长江北岸,北接汉水流域。历代祖师于此驻锡宏传佛法者多人,如慧远之弟慧持辞别道安...谓火之自体。界,为持之义。火持其自性,其性为暖,能成熟物。俱舍论卷一(大二九·三中):地水火风,能持自相。”...【七觉支次第】 p0061 大毗婆沙论九十六卷十页云:问:何故七觉支中,先说念觉支,乃至后说舍觉支耶?答:随顺...(名数)指一阐提与诽谤大乘者,及犯四重禁者而言。...谓以“句”诠表其自性上义理之差别。盖“句”与“名”相对而称,名(梵 nāma)乃直接诠表诸法之自体者,即每一名词...1、见人做善事或离苦得乐而心生欢喜。 2、随著他人之欢喜而欢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这也是一个佛经典故了。有只鸽子,被老鹰所追,正好碰到佛与舍利弗在一起。这只鸽子先躲在舍利...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里边,无一例外都会有一个天王殿,天王殿的背面供的就是韦驮...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亡者诵经拜忏等使鬼魂脱离苦难,谓之超度。 一般人认为的超度...过去有一个人问佛陀说:我身体一直很不好,我到处求神问卜,但是却毫无帮助,请您指示我到底要不要信神呢? 佛陀听...寺院里刚来了一批小沙弥。有天夜里,当新来的小沙弥们跟释心禅师做完晚修,回房就寝之后,就听隔壁的释心禅师大声喊...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 正念分明,有很多人把正念仅仅理解为是念阿弥陀佛。当然也...
问: 西方极乐世界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可弟子却感觉不到;事相上的极乐世界又在十万亿佛刹之外,遥不可及。故...芥子般的种子,能长出庇荫众人的大树。布施得福,因果不可思议。 在佛陀时代,当时的僧团是不炊爨的,僧众都是到城...
疑心所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疑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根本烦恼心所之一.对真理怀疑不定,曰疑。《成唯识论》曰:‘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所谓谛理,即指苦、集、灭、道四圣谛。对谛理犹豫不信,故障蔽不疑的善品,此即其业用。见《成唯识论》卷六。
上篇:疑 | 下篇:疑盖 |
(术语)取果与果也。为果之种曰取果,正与彼力而生果,谓之与果。俱舍论六曰:取果与果,其义云何?能为彼种,故名...
四根本定
大唐西域记
圆晖
布教
不断光
荆州
火界
七觉支次第
人中三恶
句诠差别
随喜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为什么要超度历代宗亲
福是种来的,不是求来的
捉贼啊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