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释尊超九劫而先成佛。据大宝积经卷一一一载,释尊与弥勒虽同时发心,然释尊依勇猛之精进力,超越弥勒九劫而先成佛。 p13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Apratimukha,王名。译曰端正。见贤愚因缘经八。...【菩萨行杀生等十种作业无罪生福】 p1135 无性释七卷三十页云: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等者:谓爱乐善法,憎恶不...亦名:一人心念自恣法、心念自恣法、一人自恣法 随机羯磨·诸众自恣篇:“一人心念法。佛言,若自恣日往说戒堂扫洒...夜摩,梵名 Yāma,巴利名同。意译为善时分、善时、善分、妙善、妙时分、妙唱、唱乐等。欲界六天之第三天。又作夜磨...密教之“泥塔供作法”中,安置法身偈(缘起法颂)之塔,称为法身塔。又于“如法尊胜法”中,观大日如来智法身之种子...(术语)对于前分华严而言,天台家所谈,即谓佛成道三七日后,至鹿苑涅槃时,对一类顿大之机所说之华严法门也。法华...(杂名)正五九之三月也。...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他们都很仇视佛教,破坏佛教,世称三武之难。...【三种精勤】 p0178 瑜伽二十九卷十九页云:精勤复有三种。一、止息犯戒精勤。谓能远离一切不善身业语业。二、止息...说为说法,默为不说。若依因缘则应说,依理体则应默,此二者乃菩萨之圣行。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三(大一五·五○下):...【四不定与五别境容俱】 p0466 成唯识论七卷三页云:四皆容与五别境俱。行相,所缘,不相违故。...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俗话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根菜是指以肉质根为食用部分的蔬菜,包括红薯、萝卜、山药、土豆等。与其...◎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约世法论,...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还冷。古人说:不到开悟不住山,不破本参不闭关。像我们现在这...昨天,一信徒携其好友来访。见我的用意,除了看望问候之外,就是邀请本人参加其好友尊父的70大寿。 据介绍,大寿将...
一、读经自利利人 说到读经,就是在齐声诵经。所谓「经」,即是佛所说的法要;在佛教的三藏典籍中,「律」是佛所制...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严格的过堂用餐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其中的重点是不能讲话...
善良,简单来讲,即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来出家,你若没有个主宰,还是会入邪道。一定要持戒,佛不是说吗?佛法存在不存在就在于出家人持戒...
九劫
【佛光大辞典】
上篇:九佛事 | 下篇:九乳梵钟 |
梵语 ?ukla-vidar?anā-bhūmi。即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此地有慧而无定,故称干慧地。又作过灭...
阿波罗提目伽
菩萨行杀生等十种作业无罪生福
自恣一人心念法
夜摩天
法身塔
后分华严
三斋月
三武
三种精勤
说默
四不定与五别境容俱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冬天,应多吃这些「大块头」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不被一切现象所约束
福从俭中来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读经修行

佛教过堂的要点与意义

善良不可以坚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