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盖障院三昧之异名。谓自发菩提心而证自心之实相。以马之阳根藏于腹中,如马之欲念生时根出,欲息之时根藏,譬如自发菩提心而自求证悟,故称马阴藏三摩地。大日如来尝住此三摩地而宣说爱染法。[瑜祇经爱染王品、瑜祇经舍古钞卷上] p434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发露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提舍那者,此云发露,谓此忏悔,是发露法故。”资持记释云:“提舍那者,亦即忏...(人名)台宗二祖南岳慧思尊者,姓李氏。武津人。心爱法华,借本入冢,对经涕泣。梦普贤菩萨摩顶而去。所摩顶上,隐...(名数)一分陀利华,白莲华也。二优钵罗华,青莲华也。三钵特摩华,红莲华也。四拘勿投华,黄莲华也。【又】一曼陀...【蕴与取蕴差别】 p1453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四页云:问:蕴与取蕴、有何差别?答:名卽差别。彼名为蕴,此名取蕴。...(佛名)佛名。译曰离愁。见可洪音义二。...(杂语)又云全坐子。连坐子之意。古溪录秉拂曰:灵利底善别端倪和座子,不消轻轻蹈翻。同小参曰:和座托开。...(术语)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于偏,谓之中。对于邪,...五个星之意。又作五执。即:(一)岁星,即木曜,为五行中木之精,乃东方苍帝之子。(二)荧惑星,即火曜,为火之精,乃...又名七菩提分、七觉支、七等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 一、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 二、精进...(经名)以上三部再加佛说大宇贺神功德辩才天经一卷,佛说大辩才天女秘密陀罗尼经一卷,谓之五本经,亦皆杜撰者。...【苦法智忍能为五种对治】 p0848 大毗婆沙论三卷八页云:问:业趣邪性,是修所断。苦法智忍,如何能治?答:苦...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问: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大安法师答: 我们要发一种心,今生得人身,闻到佛法,走上了一条解脱道路,就得要...
貌似现在的人都有点信心爆棚,很少有人觉得不自信! 害怕失去,不敢面对现实,执着在过去等等,都是自信生不起来的...依止善知识乃修行之必须,但行者不能盲目随便依止。若错误地依止了毫无修行证量的邪师,反而堕落更快。末法时代邪师...
我们每天要吃饭,就不能像世间人那样,我们在这个上面也要随顺佛法的净化因缘。我们不但不杀生,而且要不贪食酒肉。...慈云忏主说:极乐世界有十种乐: (1)无不常值佛苦,而有花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 (2)无不闻说法苦,而有水鸟树...
【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 我们为了衣食饱足,为了家庭,要去奔波。俗话说整日奔...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我们常常说,调伏攀缘心最好就是把真如给唤醒,就回光返照,它...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的本质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贪婪的人,永远不知道满足是什么。他不停地向外追求和占有,把...
马阴藏三摩地
【佛光大辞典】
上篇:马祭 | 下篇:马阴藏相 |
【眼识所缘】 p0999 瑜伽一卷六页云:彼所缘者:谓色;有见有对。...
提舍那
慧思
四华
蕴与取蕴差别
鞞羯俞
和座子
八不中道
五星
七觉分
辩才天五部
苦法智忍能为五种对治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对自己没自信该怎么办
当今邪师的十九种典型表现

佛法点滴之生活篇
极乐世界有十种乐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的攀缘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