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自作善恶之业而自受苦乐之果也。正法念经七,狱卒呵责罪人说偈曰:“非异人作恶,非人受苦报,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无相散动】 p1064 世亲释四卷十八页云:此中无相散动者:谓此散动,卽以其无为所缘相。为对治此散动故;般若波罗...【有剎那】 p0542 俱舍论十三卷二页云:得体无间灭,有此剎那法;名有剎那。如有杖人,名为有杖。诸有为法,才...五种供养或六种供养之一,按照世谛来说,目的是拂邪气,请神灵,若按照第一义谛来说,则是使所修的功德,周遍于一切...指有情灵妙不可思议的心识,与现代所说的灵魂同义。...(名数)大法会有带领众僧之职者九人:一导师、二咒愿师、三呗师、四散花师、五梵音师、六锡杖师、七引头、八堂达、...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或谓竺法护)译。又称清净毗奈耶方广经、清净毗尼经、毗尼方广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是天台圆教所断之无明,亦即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中各断一品之无明。...山名,华译为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在印度的南海岸,相传为观音菩萨的道场。...(?~1153)宋代四川遂宁人。字济川。曾任给事、知事等官。壮年时,参学于佛眼清远座下,并嗣其法。复参谒大慧宗杲...【六种所行性】 p0305 瑜伽五十四卷二十二页云:问:如本地分说六种所行性,此何差别耶?答:初所行性,谓有情世间...止犯与作犯二种犯戒。或称止作二犯,为“二持”之对称。(一)乃厌诸胜业而不修学,依止而犯戒体,以不修善法为宗。(...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们原本是侨萨罗国中贵族或大商人的孩子,平时生活富裕又可以随心所欲;后...宽却肚皮需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需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弥勒菩萨的化...有位大学教授给大学新人的信中曾说:想拓展人文视野,最好的办法是打开你的眼睛。他说人最重要的应该是学会孤独。 ...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学,不能穷究佛经,畅谈谛理。人们都认为他很差劲,没有什么智慧而忽视他。 有一天...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以后,接下来要修助行四正勤。 四正勤有四个法门,使令我们不断的进步,这四个法门可以会归为二种...
这一段时间,不管是在微博还是微信,真可谓被这个股市的话题刷了屏,简直刷到人眼晕,就连我们平时根本就不关注的人...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担枷带锁者。 学僧:如何是邪恶为非的人? 峻极:修禅入定者...佛教把我们的心归纳为肉团、缘虑、集起、含藏、真如五种。因为我们的心是这么的复杂,而且心的问题又是如此之多。所...
自业自得
【佛学大辞典】
上篇:自爱经 | 下篇:自损损他 |
成具光明定意经云广六度行: 一、广施 旷大曰广,舍财曰施。谓行施者,既怀广大之心,应当知身非常,四大不净...
无相散动
有剎那
烧香
神识
九僧
清净毗尼方广经
四十二品无明
补陀落迦
冯楫
六种所行性
二犯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俗的欲乐
弥勒菩萨的乐观精神
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

生死关头,切切不可被恩爱绑住
净界法师:对恶法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