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空无边处的禅定。在人间修得这种禅定的人,死后便生到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去。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535)梵名 Bodhidharma。意译作道法。又称菩提达摩、菩提达磨多罗、达磨多罗、菩提多罗。通称达磨。为我国禅...意指僧人受用之物。白毫,指世尊两眉间之白毛;此相称白毫相,为如来诸相中之最胜者。白毫之赐,谓如来灭度后,由于...梵名 Mahāvyutpatti。西藏名 Lo-pan mav-pos mdsad-pahi bye-brag-tu rtogs-par byed-pa chen-po,又略作 Bye-bra...【到究竟见趣行补特伽罗】 p0826 瑜伽七十卷八页云:云何到究竟见趣行补特伽罗?谓于非想非非想处,未得已得。...安置佛、菩萨像之堂宇。又作佛殿、大雄宝殿、大殿等。印度称佛堂为健陀俱胝(梵 gandhakutī),意即香室、香台、香...【观察相】 p1468 瑜伽十一卷二十二页云:云何观察相?谓有苾刍、殷勤恳到、善取其相,而观察之。住观于坐者,谓以...【四善根以十七门分别】 p0466 大毗婆沙论七卷一页云:问:暖、有何意趣?答:先所修集一切善根,(谓从布施,乃至...梵语 sattvārtha-kriyā-?īla。三聚净戒之一。又作饶益有情戒、饶益众生戒、接生戒、利众生戒。即饶益众生之戒法...子题:师子敬着袈裟人故成佛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五分,得新衣,令有德人暂着,得福。僧祇,得乞小片衣与俗人禳...(行事)禅林之语。为祈祷而定僧员,日日相续,讽诵经咒轮环,以期感应,谓之不断轮。敕修清规祈祷曰:如祈晴祈雨,...【正性离生】 p0504 俱舍论二十三卷十页云:经说正性,所谓涅槃。或正性言,因诸圣道。生谓烦恼,或根未熟。圣道能...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生命是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古人说:肉食者鄙,素食者智。于是现代人更有了吃素食的理由,素食可以让肠胃清净,也可以叫心思安稳。虽然吃素已经...
有些初入佛门的人对佛理的追求远不及对感应的追求。那到底什么是感应呢?简而言之,此处有感,彼处有应。对于修行人...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地之德,传统文化效法天地之德,厚德载物就表示大地的浑厚。 ...我们学佛,其实主要是修炼自己的心,如果能将嗔恨心降伏,则佛就修成了!嗔恨心是菩提心慈悲心的大敌,嗔恨心是下地...人若学会与人无争、与事无争,才能过着逍遥又自在的人生! 佛在世时,有一次波斯匿王出城巡游。他乘坐在高大的白象...
他方世界的菩萨,都尚且渴望往生极乐净土,何况我们这些业力凡夫。我何人哉!我们是什么水平的人?我们是地地道道的...
从心禅师在年轻时曾经到河南参见南泉禅师。当时南泉禅师正在躺着休息,就没有起身,看见从心时,仍然躺着问道:你从...
空无边处定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空无我声 | 下篇:空王 |
如来宝,梵名 Sarva-tathāgata-manih,音译萨缚怛他檗多摩尼。系一切如来宝珠之义。此尊位于密教胎藏现图曼荼罗释...
菩提达磨
白毫之赐
翻译名义大集
到究竟见趣行补特伽罗
佛堂
观察相
四善根以十七门分别
摄众生戒
三衣功能
不断轮
正性离生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素食7日功

谈感应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最适合嗔恨心强的对治佛号
最逍遥的人生

有自知之明,回避玄妙之谈,老实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