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二十三卷十页云:经说正性,所谓涅槃。或正性言,因诸圣道。生谓烦恼,或根未熟。圣道能越;故名离生。能决趣涅槃,或决了谛相;故诸圣道,得决定名。至此位中,说名为入。如苦法智忍中广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妙法之滋味也。咀嚼妙法而心生快乐,故谓之法味。华严经二十五曰:法味增益,常得满足。药师经曰:先以净妙...凡十卷。唐代梓州慧义寺沙门神清撰,北宋慧宝注。又称北山语录、参玄语录、北山参玄语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因...资持记·释二衣篇:“交梭,即绫罗纱縠等。仪云,即如纱葛之属,例轻分也。梭,苏禾反。”(事钞记卷三二·一八·一...(术语)即身义云,世间出世间内外之教法摄于法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人摄于大曼荼罗,世间出世间所依之器界,摄...亦名:得道向未具说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毗舍离,以前大妄语缘,集僧诃责已,便制此戒。”(含注戒...(譬喻)铁锤之无孔者,无柄,更无著手处也。碧岩十四则着语曰:无孔铁锤。同七十六则着语曰:元来是个无孔铁锤。...指唐代四分律宗之六宗匠。即相部宗之祖法砺传道成,道成传怀素,怀素传法慎,法慎传灵一、义宣,而义宣与慧宣、德宣...超越三昧 般若经说:行者依师子奋迅三昧,逆顺出入超越三昧。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从初禅起...遍处者,谓于遍满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心心法,是名遍处,遍满者其量广大周普无边。此复十种,谓地、水、火、...又作三途。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一)火涂,即地狱道,...亦名:戏笑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戏笑者,露齿而笑也。”(事钞记卷二五·三九·五)...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
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发现了自我的潜能,那么无论应对什么样的事都不成问...
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谈自己的修证方法忆佛念佛,追溯到了非常久远的时代,说明念佛法门的...净土法门大意 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说修净土宗者应注意的几项。 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
一天早晨,一个农人挑了一担菜进城去卖,在街上,农人拾到一叠钱,他点了一下,共有15张。 回家后,农人把15张钱交...
【经文】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曾经在浙江有一户周姓的人家,他的夫人姓罗,罗夫人有一次,梦里边游到鼎湖峰,这么一个山上,...信佛教就是为了成佛,而成佛的好处多:一是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再不疑惑,具足智慧而万德庄严。二是真正达到不...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持身清高固然是好事,然而过犹不...
正性离生
【法相辞典】
【正性离生】 p0504
上篇:正见因缘 | 下篇:正入现观 |
指四善根位中暖位的圣人,因此位的圣人得明得定,故名。...
法味
北山录
交梭
四曼摄二种世间
实得道向白衣说戒缘起
无孔铁锤
三宣三一
修禅
遍处
三涂
戏笑白衣舍戒释名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佛不能直接给你什么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应化
弘一大师《净土法门》

【推荐】天赐养老钱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下生

唐代高僧少康大师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
